【風的舞台-旗津風車公園】 ↑
續上篇走!我們高雄坐捷運去! 逛罷高雄市捷運車站已近中午,再坐捷運回旗津繞繞 ↓
捷運、渡輪、公車、自行車,逛高雄與旗津最好的選擇 ↓
由於穿越旗津過港隧道到鼓山區需繞道很多路,大部份人選擇機車乘坐渡輪的方式會比較快,只需要10分鐘,如從過港隧道到鼓山則需時約半小時的時間,這是渡輪底層機車艙的情形 ↓
鼓山區遊艇浮動碼頭 ↓
與身後的 85 大樓合影 ↓
對向開來的渡輪 ↓
位於鼓山渡輪站旁的新建跨港大橋可到達中山大學西子灣 ↓
旗津渡輪站 ↓
位於旗津渡輪站旁的哨船頭公園 ↓
民國四十年代的旗津,因道路規劃的狹窄,巷道頗多,以致於車子進出不便,三輪車便成為旗津早期主要的交通工具。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三輪車漸成為夕陽性交通工具,舊有的三輪車民國七十四年經政府輔導轉業後,唯獨旗津的觀光三輪車成為全台灣碩果僅存的行業。早期的觀光三輪車有廿三輛之多,為了讓觀光三輪車成為旗津的特色,特為三輪車業者設計了一套制服,男性 身著唐裝及斗笠,女性則著赭紅色花布衣、頭巾及斗笠,以便管理。但因旗津對外交通日益方便,許多遊客到旗 津均以汽車或摩托車代步,使得三輪車的營業狀況日受影響,現在的觀光三輪車僅存十五部仍在營業
觀光三輪車現已成為旗津觀光的一大特色。如果您到旗津,亦可讓它載著您遊覽旗津的風光,讓徐徐微風在臉上輕拂, 讓波濤大海在耳邊迴盪,讓旗津氣味在鼻間充塞,讓三輪車在時代的潮流中繼續活躍。 如果您到旗津,想要細細體會旗津的美,觀光三輪車是不錯的選擇
【旗后天后宮】
在觀光客熙攘的旗津區廟前路上,已有328年淵源的旗津天后宮樸實典雅的格局,緊密地融入庶民的生活。旗津天后宮是高雄市第一座媽祖廟,1985年(民國74年)定為三級古蹟,是高雄市祠廟類唯一被列入文化資產保存
回到旗津已是中午一點半了,本想到旗津有名的萬二吃海鮮,但是已快過了中午吃飯時間,天氣懊熱又是饑腸鏕鏕的,而且最重要的是還要再取車一次,深怕到萬二吃完飯回來已沒停車位,所以就在天后宮附近找間有冷氣的海產餐廳隨便吃吃,好讓砲台與燈塔的下一個行程能夠順路囉。川燙小章魚、沙茶脆腸、生炒海瓜子、炒空心菜、鹽烤魚下巴、一瓶開喜烏龍茶、一瓶純生啤酒,還有豆鼓鮮蚵跟鮮魚湯還未上桌,這樣 6 菜一湯 980 元,比南寮魚港便宜且好吃,尤其那鹽烤魚下巴外皮酥脆,裡面軟中帶汁的真是好吃 ↓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向左走是砲台,向右走是燈塔,而這兩個地方剛好形成為一個圓圈,逛完之後還是會回到原點,也就是這裡,最後我們選擇向右走,但最好是先向左走,因為先到砲台的山路比較平緩,而向右走到燈塔的山路比較陡峭 ↓
在往燈塔的途中可鳥瞰高雄港灣與85大樓,還有西子灣中山大學與英國領事館 ↓
【旗后燈塔】
1858年(咸豐8年)天津條約後,1864年(同治3年)打狗正式開港,商船往來日繁,導航設施日趨迫切,至1883年(光緒9年)水師副將王福祿聘英藉工程師於旗後山北端山頂上,興建一中式方形紅磚建築的燈塔,裝有英製六等單蕊定時光燈,見距約十浬,以維護夜間船隻進山打狗港的安全,即目前位於現有燈塔後方東北側的方形建物(現只剩基座)。
1916年(大正5年)日人著手重建燈塔,至1918年完工,成為八角形磚塔,並漆以純白色,裝有三等雷燈,廿秒換紅白光各一次,見距約20.5浬。
臺灣光復後,1948年(民國37年)、1962年(民國51年)、1976年(民國65年)政府不斷更新燈光設備,目前已換裝為新式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增強為八十五萬支獨光,以利高雄港維持廿四小時航運,並提高海上夜間航行船隻安全。1979年(民國68年)內政部核定為三級古蹟。
爬了山路又是中午最熱時段,全身汗水直流,這裡是燈塔通往砲台的半路上,綠樹如陰好歇腳,偏偏汗水味道引來為數眾多的蚊子直攻我們,最後還是繼續上路吧 ↓
ㄚ他們怎麼坐得住啊!原來他們靠岸邊海風強烈,蚊子禁不住海風的吹拂啦 ↓
【旗后砲台】
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清廷撥調水師把總一員及士兵百名駐紮打狗旗后。至康熙33年改派水師千總、把總各一員,步戰守兵70名及戰船兩艘,以守衛打狗等地。
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清廷於旗后築砲台一座以為防備。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日軍入侵恆春直攻牡丹石門,造成牡丹社事件,清廷派沈葆禎來台加強海防,乃先後派淮軍統領唐定奎、副將王福祿督造旗后、港口(雄鎮北門)等二處砲台,以共扼打狗港。與。旗后砲台興建於1875(光緒元年),1876年完工。
至清光緒20年(西元1894年)10月15日日軍攻打打狗港,因黑旗軍統領劉成良事先逃往台南,日艦「吉野號」於砲戰中擊毀砲台門楣之「威震天南」前兩字,日軍兵不血刃佔領旗后等多處砲台,進佔打狗。日據時期,旗后砲台之大砲被拆走、溶毀。
台灣光復後,砲台乏人管理,直至民國78年高雄市政府重新修復,旗后砲台為珍貴之二級古蹟,並於民國82年完工,84 年修復後至今已十餘年,文化局藉由文化館計畫期望導入文化展示暨表演活動,並進行環境美化整備,旗后砲台活化後,將可媒合旗津相關文化資源,如旗津環島觀光自行車系統、踩風大道、高雄港眺望,成為最具歷史氛圍的文化觀光景點
【星空隧道】是許多情人流連的地方,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魚腥味,有點讓人想要作嘔 ↓
星空隧道經市府改造後,成為「旗津環島海景觀光自行車道」路線中的一個招牌景點。隧道是木棧道,內有夜光彩繪及漂流木、蓄光石等素材裝飾,搭配十二星座,頗有星空浪漫的感覺。
這條星光隧道,利用光影投射,搭配十二星座的活潑設計,遊客可以尋找自己的屬性,或與情人在此星空尋找彼此的星座許下一個浪漫約定。
尋找屬於自己的星座吧 ↓
旗津踩風大道--遇見旗津最美麗的海岸風光 ↓
旗津海岸公園--海水浴場
旗津海岸公園是高雄市政府為了因應旗津特有的地理特質所規劃開發的,以海水浴場、觀海景觀步道、自行車道和自然生態區四種設計為主,展現海岸公園的多元娛樂功能。
如果你玩累的話,遊客中心算是個蠻不錯的休息地點,順便計畫一下接下來該去哪兒玩,還是你有任何問題或需要求助的地方,海岸公園管理處就在裡面,裡面親切熱心的服務人員一定會幫你解決問題的!圓形廣場則提供一些表演團體演出的機會。
【旗津風車公園】
面積廣達七公頃的「風的舞台-風車公園」是全國首座觀光、休閒兼環保的風力發電休閒公園,有浪漫的海岸步道、自行車道、有大片玩飛盤和放風箏的人性親子化草坪、有千人演唱會的熱舞雙廣場及浪漫咖啡座,它的創意來自海、風、光,以及大自然風潮下的環保概念。
風車公園內的風車除具造型特色外,七座三葉式風車每日可藉風力發電儲存七萬九千瓦電力,而公園照明負載容量一小時僅需約一萬八千八百瓦,足夠供應時間約四個小時又二十分鐘,換言之,可在每天入夜六時起到晚上十時,藉由大自然力量,照亮附近社區。
遊罷旗津跟著大兒子回到台南繼續逛台南最大與最有名的花園夜市 ↓
此時已是晚上七點半,先吃個夜市小吃再回家囉 ↓
【部份文章資料來源】
高雄市旗津區公所 http://ccdo.kcg.gov.tw/index.php?url=40-10
旗津天后宮全球資訊網 http://www.chijinmazu.org.tw/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