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6382

在老家與親戚鄰居們閒聊話家常後,攤開金門地圖想想要從哪裡開始玩起,最後我們決定從最有印象的『山后民俗村』開始,然後把金門畫分成四個路線,在四天裡每天一條路線遊玩,這樣才能玩得淋漓盡致

金門省親四日遊─金沙鎮『山后民俗文化村』

雖然是如此規劃沒錯,但實在是太久沒回來金門,每每在途中巧遇其它景點時,卻驚訝原來27年前走過的景點是在這裡,而臨時改變主意,導致行程有點亂,最後文章也無從po起,所以就以金門的五大鄉鎮景點來區隔,『金沙鎮』、『金湖鎮』、『金寧鄉』、『金城鎮』及『烈嶼鄉』(小金門),才不會顯得一團亂

PZnqfS6BqFytjykonaVQBw

這是27年前回去金門時在『山后民俗文化村』前所拍的照片,兩相比照下牌樓後方的兩棵樹已然長得這麼高,也難怪人會老,記憶會模糊!唯一不變的是牌樓與古厝,雖然古厝也是會略顯斑駁,但卻總是屹立不搖

XkZfFddevPyW6vds7eBDEQ

進門之時感覺有點變更的是古厝前的花園,因裡頭擺放了有兩座大砲已不見了,可能是因應小三通而移開了吧!不過這樣反而還給古厝原來的面貌,該有的思古之幽情

A4g0Zd3aGXO3QpgYXmpZNA

在參觀古厝聚落前就要先來認識一下格局,這是『山后民俗文化村』的整體模型,『山后』位於金門島的東北部,可以分為『頂堡』、『中堡』、『下堡』三個聚落,所謂的『山后民俗文化村』指的就是位於『中堡』的十八間連棟房屋而言,這個包含宗祠及私塾在內的建築群,是金門規模最大的計畫性建築

cMPWY4xbviCZeQKvxXYtRA

金門山后開發甚早,是屬於金門七大傳統聚落之一,隸屬於金沙鄉轄區,『山后民俗文化村』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年),是赴日經商有成的王國珍、王敬祥父子在中堡構建的十八棟雙落古厝,全部房舍採用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呈梳型排列,井然有序,完工後分贈給山后王氏族人居住

Ei51nUNDYtYvtWhmxpya4A

古厝從闢建到完成費時二十五年,包括燕尾磚、福州杉、泉州石與漳州青石等,在泉州師父主導下興建,全村住宅16間,祠堂、私塾各1間,呈現整齊、精緻的閩南建築風貌,俗稱18間王家厝,於2001 年獲得票選為文建會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8s1oY7xfS6jTKudV0dcUug

在金門我看到有很多的古厝牆上都有這美麗的龍鯉,分列於大門牆壁上的兩邊,在小金門時也有看到這龍鯉,金城鎮水頭古聚落的古洋樓群也有,金寧鄉靠近古寧頭的地方也有一所雙鯉國小,我想牠們的代表意義是吉祥,與鯉躍龍門之意吧!

KVa4DrpTpE_tuWtZbqerPg

佔地一千多坪的十八棟宅第建築,久年之後已破舊不堪,民國68年經金門縣政府復舊改建,並命名為「民俗文化村」開放參觀,並將無人居住的空屋設計成七個館,有民俗文物館、禮儀館、喜慶館、休閒館、武館、生產館及古官邸等,為金門目前經規劃整修、最為完整之古厝

Omr_wBHxvjx8yeTp8LnfHg

這裡就是昔日的私塾『海珠堂』,設有四室兩館,左右正房展示陶瓷器皿,左右廂房則展示竹銅器.左書房則為『王國珍紀念館』,右書房則為其子『王敬祥紀念館』,因為文化村與住家混雜,有些可以參觀,有些是不行,逛到這裡時不知可不可以入內參觀,所以我們都以不入內參觀為主,僅在外面走廊逛逛拍照,免得打擾到住家

.oNBLEqHCbLMzkjOGFknOg

『海珠堂』後面即是王家祠堂,相傳是『龍穴』的所在,在上圖最左邊冒出地表的石頭就是『龍頭』,『龍身』在祠堂的地底下,『龍尾』則於右後偏室中出土,若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代表著古厝建築立基於花崗石的岩盤上,堅固恆久,被認為是一處福地

BFSqFN2pKfAFjk0UDcxfnA

『王家祠堂』修建後增加用途成為禮儀館,除了原祠的祖宗牌位和福德正神 和文昌帝 君外,左壁懸掛家禮、王氏昭穆、朱子家訓、白鹿洞書院學規,右壁為祭禮程序、祭禮位次圖、祭品陳列圖等禮教步驟,一般在金門的祠堂家廟,平常時候是大門緊閉的,只有慶典的時候才會打開大門

E5U8cmBpQnXck8oItcec3g

走進花崗岩石塊堆砌築壁體所構成的巷弄,堅固厚實,並有著濃濃的古厝氛圍,從巷弄望過去,棟與棟之間的燕尾脊在天空翹首昂姿,極盡古厝之美,百年古厝更流傳著的傳世萬古留芳

vrILIDZW.AJoh5gQU6KdWQ

居住在古厝的王氏家族,因應文化村開放觀光的遊客人潮,也在住家內經營生意,這家賣的是咖啡,不過今日好像沒做生意!

8oD.ZaC3oQ019T7VYMZ3Dw

而隔壁是網路發燒的名氣美食『王阿婆蚵仔煎』,其名氣響亮到來『山后民俗文化村』,如果沒吃到王阿婆的蚵仔煎或蚵仔麵線,那您就等於沒來過金門一樣,還好我們到的時候,已經吃過一輪的遊客,不然哪輪得到我們有椅子坐啊!

FUrIoQufMBTUdKuVu8ivhg

這是王阿婆店家後面的另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就不能進入參觀,所以只在外面拍拍照

NU_xml09xXo7IFTiDPjmPQ

民俗文化村的建築是前低後高,有點像是依斜坡而建,是一種依山面海的氣勢,有坐高望遠的富貴格局,呈現出大宅第的風範

4vSNO14jLcEi0hW6a2GvAQ

上圖這間橫聯上寫著『大夫第』,好像有點眼熟,原來它是跟在『金門航空站』出口的古厝模型一樣,而此模型就是依民俗文化村的『大夫第』古厝而建,原因是『民俗文化村』就是文建會票選為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讓來到金門的遊客,一出航站大門就能欣賞到古厝的雕樑畫棟之美

wk9fJkHGH9O4Qnesd83QpQ

雖然說金門有許多閩南古厝可以參觀,但是『山后民俗文化村』是金門地區規劃最完整的古厝區,規模不是最大,但卻是最集中,也是最好逛的地方,目前文化村內也提供民宿,讓來到金門的遊客也能體驗居住在古厝下生活的感覺

WqukAMW9xFzTFpbNeE_BHw

這裡是文化村的最右邊,一整排都是當年使用的石磨,展示給遊客參觀,古厝下的石磨,彷彿轉動著昔日的風華,旋轉著當年熱鬧的景象,猶如一切都在眼前呈現一般

n4WwzYgTzzYRQpTEcYQTfw

密佈而完整的隘門也是由花崗石條砌成,是民俗村建築群的一大特色,同時也看得出應是昔日聚落防禦的考量

N9q8Rh96jYZUznhAkZ8pVg

金門古厝大致都有一個共同點,就像后沙村的老家一樣,每一棟都是庭院前面接前棟的後面,一直接下去,然後棟與棟之間留一個通道,就像上下兩圖一樣,每一棟都是從側邊進出,所以在金門機車跟轎車就根本沒辦法進家門,所幸金門的空地很多,不怕沒地方停車

金門省親四日遊─金沙鎮『山后民俗文化村』

而通道的寬度不一,有的很寬,有的卻很像鹿港摸乳巷般的那麼窄,而民俗村不同於一般的傳統聚落,建築採取了整體性規劃及營造的過程對稱工整,可說是一個有計劃性的聚落

Thhu.nkoCr4p4EyLyLU9QA

這間是賣金門一條根的住家,也是三立電視台愛玩客有報導過的店家,當然現在已經很難有野生的一條根,大部份都是栽種的比較多,同時也不像以前那樣碩大,一條根必需經曝曬才能保存長久

xcSFt4vUJGu2fohIngo4DA

以前大舅子也常寄一條根和海芙蓉給我們,那是治療腰酸背痛等筋骨的良方,將一條根剁成小塊後以米酒浸泡三個月,注意一定要使用米酒浸泡喔!如果使用金門高粱將會使藥材緊縮,藥效就沒辦法浸泡出來,然後在米酒浸泡三個月後,等藥效泡出來了,再倒入金門高粱增加其香氣

QW9Xj9qx9CIPQhqPe12x4A

傳統閩南二進式雙落建築,格局壯闊整齊,是集中國傳統建築藝術之大成,可以欣賞淋漓盡致的雕樑畫棟之美

roxyAp6TbW184Id0V6CIrg

相較之下,在民俗村左邊就有很多傾?而待修復的許多房子,應該是多年沒人居住吧!這是可惜的一點,同時跟我們27年前來這裡時,那時這裡並沒有商家,也沒有美食可嚐,現在雖有美食及民宿,但卻多了雜亂的感覺!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賓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