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5933

續上篇!離開『雪蘭莪金門會館』後,第二站來到了堂叔(十叔)家,祭拜在大馬的歷代祖先『文郁公』,依古禮上香、獻花、獻果、獻饌、獻爵、獻香儀、宣讀祭文、行跪拜禮,並致贈族譜後禮成

IMG_5949

『十叔』家對面是馬來西亞人的住屋,『十叔』說在『馬來西亞』各族群常混合居住,要辨別華人或是馬來西亞人,只要看屋子前面是否掛上一對紅燈籠,如果是掛著一對紅燈籠,就表示該屋的主人就是華人

IMG_5952

然後右邊這一棟房子就是『十叔』的家,哇!原來『十叔』家也是豪宅耶!兩層樓建築寬廣氣派,紅色屋頂顯現氣宇非凡

IMG_5950

來到屋前,『十叔』與『十嬸』馬上到大門迎接,一一與我們握手致意

IMG_5951

當然!在大馬的宗親,我想應該只有我們的宗長,也就是我的大舅子才能認識他們,其它的大概就只能端出長輩的名號,才能一一介紹認識了

IMG_5927

豪宅為雙併的建築,進門是客廳,擺設完全是中國風,利落簡單又不失莊重,紅色更是中國傳統喜愛的顏色,右邊擺著玉雕『牡丹花』象徵富貴,左邊擺著紅色『鳳梨花』象徵財旺人更旺

IMG_5940

客廳旁邊則是『神明廳』,水果、糕點與金門貢糖成為貢奉祖先的最好祭品,所以祭拜事宜已經準備就緒,就等我們到來之後參與祭拜

IMG_5941

這是神明桌的擺設,當然這方面我就不太懂

IMG_5928

穿黃色衣服這位則是今日的司儀,金門族譜中常有這樣的記載禮以時為大,事有變則通,行禮首先要依照天時,然後順著倫序,祭祀要適宜,最後儀式規格與祭器祭品也要合稱

IMG_5929

祭祖要莊嚴,儀式要隆重,除了有主祭與陪祭者外在儀式進行中,還須有分司禮、樂、舞之人,但是在平民百姓家裡所舉的祭祖儀式大都省略

IMG_5930

除了有族中長老裔孫之祭祖大典儀式外,也有安排姻親、宗親、鄉親及貴賓的祭祀儀式

IMG_5931

祭祖可以凝聚家族向心力,金門祭祖活動所呈現的意義,除了透過隆重儀式來祭祖歷代祖先外,也可收到敦親睦族的功能

IMG_5932

祭祖儀式為1.上香禮(上香,鞠躬)、 2.初獻禮(獻爵,鞠躬)、3.讀祝 (恭讀祭文)、4.亞獻禮(獻花,鞠躬)、5.三獻禮(獻果,鞠躬)、6.叩首禮(叩首,再叩首,三叩首)、7.叩首禮(叩首,五叩首,六叩首)、8.叩首禮(叩首,八叩首,滿叩首)、9.復位(禮成)

IMG_5934

之後並『獻香儀』(禮金)與『獻族譜』,完成整個祭祖儀式

IMG_5935

致祭後眾親人叔伯姑嬸、侄兒女、兄弟姐妹們,熱情交談,打破藩籬,融成一片,姪兒『德心』向『十叔公』遞上名片,希望他們也能到台灣一遊

IMG_5936

大夥兒坐下來談論當初祖先落番『馬來西亞』的苦,由於清末不平等條約開闢通商口岸,加上南洋殖民地經濟的開發,地狹人稠的閩粵沿海居民在門戶大開之後,大量移民至南洋各地謀生

IMG_5937

這些出洋客懷著夢想,到異鄉尋求繁榮與希望,但其實在脫貧致富的典範背後,僑匯通路的風險、苦力的苛刻處境、妻子的苦苦守候…,仍各有不同的移民際遇,久遠地流傳在僑鄉,訴說著時代的故事

IMG_5938

金門也不例外,清末廈門被迫開港,金門人開始經由廈門到南洋各地工作,出洋客在經過一番艱辛努力之後,透過僑匯將資金匯回家鄉,興築『中西合璧』的番仔樓;在許多生活方式上,也反映了文化融合後的嶄新風貌。可以說『僑鄉金門』其實是金門歷史與文化上影響深遠的一環

IMG_5939

兒子、丈夫要出洋了,父母、妻孥送到金門古渡『同安渡頭』,面對茫茫大海,今朝一別,何日再相見?只能丟下一句『去三兩年仔,就著倒來』!這句叮嚀

IMG_5942

『落番』指的就是『下南洋』之意,而來到南洋工作的人稱為『出洋客』,閩南語中另有『番屏』,『屏』的解釋是指地方『邊』或『面』,例如『這邊』叫『這屏』,『那邊』叫『許屏』

IMG_5943

金門人從明朝起到民國38年止,到南洋謀生的人數極多,古時的金門人口很少超過十萬,但常有三分之一在南洋,故金門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僑鄉,所以凡是講到南洋,都說『番屏』。番屏,番地也。『到南洋去』,都是說『落番』。但『落番』並沒有讓金門人沒變成『番』,反而凝聚更多的金門人力量,在大馬繼續打拼

IMG_5944

金門移民潮的緣起,始於一五六七年,福建巡撫涂澤民向朝廷奏請開放海禁,提供了閩人華商到東南亞貿易發展的途徑,地理上接近漳、泉的呂宋島(菲律賓),商販更是絡繹於途,往往久居不返。十九世紀中葉,西方帝國主義以船堅砲利打開中國封閉之門,因為開墾、殖民、貿易等大量勞力的需求,吸引了華南沿海地區貧苦華工,前仆後繼地從原鄉到南洋尋找出路

IMG_5945

那一代的金門人,家家都有人『落番』,成了『出洋客』,為的就是去南洋(現在的東南亞)謀求更好的生活,期盼能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但事實是,幾乎所有的出洋客,都像被風吹散的蒲公英種子,一輩子也沒有再踏上歸途

IMG_5946

傳唱在金門人心中的一首歌〈番薯情〉:小漢的夢是一區蕃薯園,有春天嘛有風霜,蕃薯的心是這呢軟,愈艱苦愈能生存,故鄉的情是一滴蕃薯奶,尚歹洗嘛尚久長,阮是吃蕃薯大漢的金門子,黃種白仁心赤赤,咱是靠蕃薯生活來疼生命,著愛一代一代傳過一代聽

IMG_5947

金門國家公園曾出版《落番》記錄影片,在『僑鄉』的榮光、盛名背後,以人性化的角度,找出深藏在底層,一段段令人不堪回首的血淚移民史,《落番》前進『馬來西亞』,深入金門移民者的生活圈與內心世界,觀看他們如何在遙遠的異域,打造金門第二鄉,縮短被拍攝者與觀看者的距離,呈現一幕幕最真實的『落番人生』

IMG_5948

《落番》一片劇情紀錄,呈現出洋客土地生命故事,有別於一般紀錄片的表現方式,《落番》定位為『劇情紀錄片』,紀實外其中並以電影手法穿插『戲劇重演』場面串連各段落,輔以戲劇故事主角的第一人稱OS增添戲劇效果,帶領觀眾走入時光隧道,生動地演出出洋客的生命歷程,將有『同安渡頭』的出洋客步履蹣跚身影、擁擠與燈光昏暗的船艙、幾近崩潰而狂吼跳入海中的華工、初抵異地在簡陋工寮落淚寫家書、『六亡三在一回頭』落番辛酸史、鄉僑衣錦榮歸故里等畫面映現,影片中也將有〈番薯情〉等家鄉的歌謠、音樂貫穿在聲部中


檢視較大的地圖 

《延伸閱讀》

來到馬來西亞『巴生市』拜會『雪蘭莪金門會館』

金門後沙許氏宗親『馬來西亞』訪親之旅─到達『吉隆坡』機場

2017年10/8-10/14日七天六夜金門後沙許氏宗親『馬來西亞』訪親之旅

arrow
arrow

    賓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