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8007.JPG

續上篇!早上我們參觀了中華民國總統府,並與『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握手之後,下午是『北投溫泉老街』散策。『散策』一詞是來自於日語『さんさく』,中文叫『散步』或『逛街』,香港話叫『趴街』,台灣話則是叫做『放牛吃草』啦!

IMG_7991.JPG

沒錯!當我們參觀完『中華民國總統府』後,我們中午的午餐必須自理,我還以為『小英總統』會請我們吃『鬍鬚張魯肉飯』咧!但『鬍鬚張魯肉飯』一直莫名其妙的漲價,且『阿共仔』一直以軍機擾台,使用卑鄙的消耗戰,使得台灣經濟非常拮据,所以沒辦法請客

IMG_7992.JPG

最後我們還是須自掏腰包到北投『二四傳統小吃店』吃魯肉飯,2人總共消費310元,所以我們也敢大聲的向『柯文哲』市長說我們有消費喔!因為《印象-台北城》台北加碼GO補助優惠專案安心旅遊3.0,需配合補助案規定,安排到指定的商圈或夜市,自理午餐或晚餐,以促進遊客在台北市的消費!

IMG_7993.JPG

當我們參觀完『中華民國總統府』後,第二個行程就是『北投老街』散策,因此我們會經過台北府城北門『承恩門』。記得2016年當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計畫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拆除遮蔽台北府城北門『承恩門』39年的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忠孝橋引道』,使得擁有132年歷史的『北門』古城門風華再現

IMG_7994.JPG

台北市政府從216年2月7日0時起,開拆忠孝橋引道,原本預計花8天工期,但在公部門、承包單位共同努力下,於2月11日便拆除完畢,進度提前2天,展現高效率。北市府強調忠孝橋引道拆除工程,是推動『西區門戶計畫』最重要的第一步,若能重現『北門廣場』,除了能喚起民眾對歷史文化的記憶,也能創造北市國家門戶意象

IMG_7995.JPG

『北門』的歷史意義,在於曾是台北城內通往『大稻埕』一帶的主要交通孔道。這次拆橋作業難度高,主要是附近古蹟多,加上位處交通要道,因此採用『人海、機械海』戰術,加速作業,近2千人日夜輪流施工、維持交通,才能提早完工

IMG_7996.JPG

台北府城『北門』正式名稱為『承恩門』或逕稱為『北門』,是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的清代城門建築,為台北府城的正門。坐落於現今台北市忠孝西路、延平南路與博愛路交叉口,落成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為台北府城五大城門中唯一完整保持建城時代原貌者,是台灣新式城門的代表作,也是台北市區僅存不多的清代建築之一

IMG_7997.JPG

門外原建有『甕城』,今已不存。現與台北府城其他城門共同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北門』是台北建城的標誌性建築,但曾長期欠缺應有的史蹟與地景維護,而1978年啟用的北門高架橋(忠孝橋引道)緊貼『北門』旁通過,更使『北門』在視覺上遭到嚴重遮蔽

IMG_7998.JPG

台北市政府在2016年啟動的都市復興計畫『西區門戶計畫』當中,將『北門』的景觀重整列為重點項目之一,首先在2016年初拆除『北門高架橋』,同時於城門周圍打造廣場式的開放空間,期許將『北門』塑造為『國門』的意象,成為台北府城的歷史地標

IMG_7999.JPG

到達『北投老街』後,我們從『新北投車站』開始逛起,一路參觀了『北投公園』、『凱達格蘭文化館』、『北投圖書館』、『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公園親水公園露天溫泉』,及至北投『地熱谷』,其中規定我們須全員到齊,並在『凱達格蘭文化館』、『北投溫泉博物館』拍團體照,好讓旅行社向台北市政府報備,以便申請『台北加碼GO補助優惠專案』的補助款

IMG_8048.JPG

這裡就是『新北投車站』,『新北投站』位於台北市北投區,為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新北投支線)的捷運車站。過去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戰後改制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新北投線的端點站,台鐵站體與列車現展示於捷運站旁的『七星公園』,新北投站2號出口啟用於2020年10月5日

IMG_8049.jpg

1916年4月1日隨著新北投線鐵路正式通車而啟用,當時稱為『新北投停車場』,以台灣紅檜木為主要建材,屋頂闢有四座對稱的雕花氣窗與三孔老虎窗形式。1937年擴建增為四個老虎窗圓孔,建築形式沿用至今,為台灣經典建築。改建過後的第二代站房落成,車站與軌道呈『T』字型垂直布設,十分特別

IMG_8047.JPG

『北投站』過去以單節汽油客車往返於本站與北投車站間,戰後改以單節柴油客車行駛。1988年7月15日興起捷運風潮,隨著台鐵新北投線正式結束營運而廢止。後經建築師『李重耀』的牽線,台北市政府以象徵性的一元價格,將『新北投車站』賣給彰化的『台灣民俗村』

IMG_8052.jpg

1996年,國立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陳慧慈』因北投人在地情感,以一篇文章『尋回失散親人,重迎新北投車站』倡議新北投車站返鄉,大家才慢慢認知,文化資產的珍貴性,逐漸凝聚新北投車站返鄉的共識。地方居民期望『新北投車站回娘家』的聲音未曾停歇

IMG_8051.jpg

2012年『台灣民俗村』遭法拍,新的產權所有人拒絕割愛,彰化縣政府將車站列為暫定古蹟,老車站的返鄉機會卻越來越渺茫,甚至不排除原地仿建。北投地方人士一同啟動『新北投車站回娘家』計畫,申請成立台北市首創的古蹟公益信託基金,發起『一人一塊錢買回車站』募款活動

IMG_8046.JPG

除了募集車站歸鄉基金,還能讓民間與政府共同永續經營車站,並且在新北投捷運站外架設信託基金看板,設定目標金額為19,160,401元,也就是車站當年完工的日期,希望於車站百歲(2016年)前迎回車站。2013年4月1日北部文史團體結合彰化在地文史團體,跨縣市發起『搶救台灣民俗村暫定古蹟活動』,同時也在網路上發起連署活動,獲得19個團體、242人連署

IMG_8045.JPG

2013年4月18日經多方爭取車站建築產權所有人將車站捐贈臺北市政府,台灣民俗村產權人『日榮資產管理公司』無償捐贈新北投車站給台北市政府,同時肯定任何歷史價值建築必須與原本存在的土地具有關連性

IMG_8044.JPG

2014年2月22日臺北市及彰化縣文化局『喜迎車站』隊伍,將象徵車站的六個構件包括老虎窗、簷架雕刻等,從彰化送回臺北,以大紅花轎裝置著象徵車站的主要構件,包括老虎窗、鬼瓦、簷架雕刻、榫頭及新北投車站大字歸來。在地團體與台北市議員『吳思瑤』合作作曲車站歸鄉,並製作車站歸鄉紀錄影片

IMG_8043.JPG

然而車站重組也成為政治角力的禁臠,『吳思瑤』向台北市長『郝龍斌』建議,車站重建與選址應加入公民意見,故市府召開2次『公民擴大會議』,慎重對待地方意見。2014年1月23日,第一次公民會議達成三項共識,包括1.『新北投車站重組樣貌以新北投地區時期的正反四個老虎窗』、2.『材料則以舊料為主的新舊併陳為原則』、3.『有關後續經營則是以公私合營的模式,並以親民的活化再利用方式為主』

IMG_8042.JPG

同年4月第二次公民會議,文化局將會勘後的民眾意見彙整後,擇定六個方案,雖未獲共識,但已有二大重組方向之雛形。同年10年21日,台北市文化局召開第61次文化資產會議,確認『新北投車站』的重組位置將坐落在原車站基地上的北投『七星公園』

IMG_8000.JPG

2015年10月因文資團體對位址抱持不同看法,面臨A方案(車站原始位址)與D方案(七星公園內)兩案僵持,選址問題陷入僵局。2016年2月2日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及文化局舉辦公聽會,再次說明A方案、微調A方案及D方案相關細節,並宣布將進行站體位置模擬

IMG_8041.JPG

2017年4月1日百年建築『新北投車站』歷經12年民間推動,終於『返鄉』以全新材料面貌亮相,和101年前車站啟用同一天,致敬意味濃厚。2018年5月30日,全新材料所建的新北投車站被台北市政府指定歷史建築

IMG_8001.JPG

『北投火車站』為因應臺北捷運興建而走入歷史,經文化局及當地居民爭取後,將『北投火車站』遷至北投『七星公園』內留存。而北投『七星公園』為迎接『新北投火車站』遷址設立,及配合『新北投火車站』之日式建築,將『七星公園』綠美化,使『七星公園』內植栽與『北投火車站』相融合,期能豐富『新北投火車站』周邊之景色,成為北投居民懷舊回憶的地方與增加北投地區新興之觀光景點

IMG_8002.JPG

北投『七星公園』內廣植富貴櫻,搭配杜鵑、茶花、梔子花、仙丹等開花性灌木及朱蕉、變葉木等觀葉植物,呈現出色彩豐富、煥然一新的公園樣貌。『七星公園』配合『新北投火車站』周邊綠美化後,除了可讓附近居民擁有更多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公園景緻之外,也可增加外地旅客至北投觀光旅遊打卡之景點,讓北投不僅有著名的北投溫泉,更有豐富的北投歷史回憶

IMG_8012.JPG

然後我們開始放牛吃草!但我們對於人生地不熟的『北投溫泉老街』,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要去哪裡覓食?一直喜歡吃魯肉飯的我,看到位在光明路上的『鬍鬚張魯肉飯』,本來想去吃他們家的魯肉飯,但『鬍鬚張魯肉飯』一直莫名其妙的漲價,真不知道他們是在漲什麼?

IMG_7990.jpg

最後我們選擇到『鬍鬚張魯肉飯』對面的『二四傳統小吃店』吃魯肉飯,相較於『鬍鬚張魯肉飯』,『二四傳統小吃店』的魯肉飯便宜許多,而且『二四傳統小吃店』的魯肉飯,好吃程度也沒有比『鬍鬚張魯肉飯』差呀!原來『鬍鬚張魯肉飯』是好野人在吃的!而『二四傳統小吃店』的魯肉飯,則是像我們這般的市井小民在吃的啦!

IMG_7989.jpg

我們點了一碗魷魚羹板條50元、一碗小的魯肉飯30元、一碗肝連湯40元、一份豬頭皮30元、一份滷大腸60元,2人總共消費210元,所以我們也敢大聲的向『柯文哲』市長說我們有消費喔!

IMG_8010.JPG

吃完午餐,大家從『新北投車站』開始逛起,一路參觀了『北投公園』、『凱達格蘭文化館』、『北投圖書館』、『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公園親水公園露天溫泉』,及至北投『地熱谷』,其中規定我們須全員到齊,並在『凱達格蘭文化館』、『北投溫泉博物館』拍團體照,讓旅行社向台北市政府報備,以便申請『台北加碼GO補助優惠專案』的補助款

IMG_8013.JPG

這裡是『北投公園』,『北投』總是給人說不完的人文、傳說及故事,下了『新北投捷運站』,跟著裊裊的溫泉煙霧前行,前方滿是綠意的溫泉鄉美景,這就是『北投公園』。『北投公園』是由北投1、2、4、54、55號等都市計畫公園所組成,面積達6萬1,129平方公尺,到了『北投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則是98年度完工的『入口溫泉』

IMG_8011.JPG

『入口溫泉池』每日會固定時間隨著音樂,有著燈光及水泉飛舞,為北投這個具有豐富文化的老台北地區,重新注入一股新生的活力,沿著光明路側,途經白千層及魯花樹等珍稀老樹,為即將滿百歲的『北投公園』見證他豐富的歷史

IMG_8009.JPG

而這裡是『凱達格蘭文化館』,是全國第一座以原住民為主體的文化藝術及教育研習中心,記錄了平埔族相關的歷史脈絡,以及原住民族當代藝術及文物,時常舉辦原住民文化系列活動及傳統手工藝展,除了溫泉外,北投另有一番原民風情

IMG_8008.JPG

『北投』此一地名是由凱達格蘭族語音譯而來的,語義是『女巫』的意思,四百多年前『北投』曾是凱達格蘭族人的生活源居地。為了保存、發揚原住民族文化藝術,於2002年11月新建落成的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凱達格蘭文化館』,整棟建築皆以展示原住民文化藝術為目的,讓都市原住民有一個文化傳承及技藝研習的專屬空間

IMG_8014.JPG

『北投公園』乃是繼『圓山公園』和『臺北新公園』(現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之後,為臺北市的第三座公園,亦為臺灣第一座溫泉公園。因日治臺灣時期興建新北投鐵路,是為便於旅客前往泡湯,『北投公園』也因此別稱『新北投公園』,現在其管理單位為『陽明山公園管理所』

IMG_8015.JPG

日治時代1911年,『北投公園』是依臺灣總督府的『公園管理規則』所設立,由臺北廳下街庄共同經營的。1913年,臺灣總督府為了迎接皇太子裕仁,臺北廳廳長『井村大吉』,同意將『瀧湯浴場』改建成『北投溫泉公共浴場』,工程總花費五萬六千日圓。同時這項改建工程也將附近環境整建成公園

IMG_8016.JPG

1916年4月,由『北投車站』分歧的新北投線完工,係便於湯客前往北投溫泉而興建。1934年,臺北州與地方人士為表揚『井村大吉』對北投溫泉的貢獻,選在公園內建造一座胸像來紀念,現址為臺北市北投區北投公園內的『孫中山』之胸像

IMG_8040.JPG

中華民國接管台灣後,這裡原本由『陽明山公園管理所』所管理。後來!士林與北投被劃入台北市後,在臺北市政府的都市計畫之中,由北投1、2、4、54、55號所組成的公園綠地,變成『北投公園』,其面積總達6萬1,129平方公尺

IMG_8017.JPG

在北投公園內除了保留溫帶、亞熱帶及熱帶等多樣性的植物樣貌,並有一座是唯一完整良好的石橋,為日治時期所興建的古橋,其餘的橋樑皆受到拆除而改建成現代化水泥橋

IMG_8003.JPG

當大家看到這隻『蒼鷺』時,以為牠是假的,因為牠站在池中一動也不動,但當大家走近時,才看到牠有些微移動,也才知道牠是真的!不過牠應該是這裡的住戶,因為我看到許多人都有拍到牠的身影,還有在那石頭上曬太陽的烏龜,儼然牠們已成為這裡的原住民

IMG_8018.JPG

由於『北投公園』的位置座落在臺北捷運新北投車站出口處,其距離僅跨過馬路即可抵達,因此在公園的門口可看見噴水池。2009年,『北投公園』更興建了『跳泉』,那是能配合燈光、音樂做出韻律的水舞

IMG_8004.JPG

這座公園內尚有北投圖書館、溫泉博物館、梅庭、地熱谷、北投溪等景點。2016年8月,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GO》開放台灣下載體驗,由於遊戲內設定此公園中有大量的『寶可夢』,因此成為眾多手遊玩家爭相前往的熱門地點

IMG_8005.JPG

2013年6月15日,時值『北投公園』百年之際,臺北市政府也選在『天狗庵』舊址鄰近處,設立『井村大吉』先生紀念碑,紀念其對於『北投公園』的開創工作,『井村大吉』的後代也特別從日本遠道而來參與盛會,一同見證『北投公園』百年來的發展

IMG_8039.JPG

然後這裡就是『北投圖書館』,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是臺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座落於林木茂密、生態環境豐富的北投公園內,與溫泉博物館比鄰,地下一層、地上二層,總面積650坪的圖書館

IMG_8020.JPG

北投分館座落於在綠意盎然的北投公園內,室內書香,戶外鳥語,相映成趣,閱讀成了一件愜意、享受的活動。適合拍照的大片絕美落地窗 拍照注意音量及勿用閃光燈。來到北投,除了可以泡溫泉,也可以來『北投圖書館』,享受書香與綠意融合的森林浴!

IMG_8019.JPG

屋頂為輕質生態屋頂,設有太陽能光電板發電,可發電16千瓦電力,並採大量陽台深遮陽及垂直木格柵,降低熱輻射進入室內,降低耗能達到節能效果。綠化屋頂及斜坡草坡設計可涵養水分自然排水至雨水回收槽,再利用回收水澆灌植栽及沖水馬桶,達到綠化與減少水資源浪費

IMG_8050.jpg

建物使用木材及鋼材,該建材皆可回收再利用,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破壞。在室內健康與環境指標方面,對於木材建材除做白蟻防治外,並使用生態塗料及免除不必要的裝修工程,減少污染及有毒物質的釋放,避免影響人體健康。並在94年2月份榮獲內政部綠建築九大指標候選證書

IMG_8006.JPG

這一棟建築則是『北投溫泉博物館』,過去是北投溫泉的公共溫泉浴場,因此又名『北投溫泉浴場』。『北投溫泉浴場』建於1913年6月17日,為臺北州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的方式興建而成,是當時規模最大、最華麗的公共浴場,由臺北廳公共衛生單位管理經營

IMG_8021.JPG

1921年日本皇太子裕仁來台,行程包括前赴北投溫泉,乃增建二樓30多坪御休所;1997年二月內政部定為三級古蹟,之後由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整修為『北投溫泉博物館』。占地約700坪,是兩層樓仿英式磚造建築,一樓為磚造浴池,二樓為木造休息區,並設有娛樂室等

IMG_8022.JPG

這裡則是『北投兒童樂園』,1916年設立,原稱『公共浴場附屬遊園地』,是利用浴場的民眾隨行兒童的遊樂場所,有遊具,還有小型動物園

IMG_8038.JPG

1998年『北投溫泉博物館』由台北市政府著手修復成史蹟類保存博物館,並在10月31日對外開放。當時花費總計有1億1181萬餘元;工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拆除一些岌岌可危的建築體,以及補強管線等,花費336萬元;此階段留下來舊有的溫泉系統包括分水管、磺底石、溫泉陶管,口徑磚等,這些在營造籌備階段由許陽明、陳林頌等人在工地發現保存,或專程收集的無償文物

IMG_8037.JPG

第二階段則是修復與再利用工程,花費9845萬209元。此次主要是為了與鄰近的北投溫泉親水公園一起規劃。這一段時期的修復,參考了許多舊照片和耆老口述,將溫泉博物館內部與外部盡量回復日治時期舊貌。可惜博物館仍有不少珍貴的文物已經遺失,如西側一樓拱窗的彩繪玻璃,就已在修護前遺失,現在是複製品

IMG_8023.JPG

該館現已列為臺北市三級古蹟。館內規劃有一樓二樓展區,以北投溫泉發展史為主題,從溫泉的原理、北投石、火山(一樓展場)到後期北投溫泉鄉發展史、凱達格蘭族歷史「北投社原住民」、北投產業和台灣好萊塢等規劃(二樓展場)

IMG_8024.JPG

目前館內參觀人數有限制,同時不得超過一百人在館內參觀,入館也必須更換拖鞋。戶外由於草坪優美,景觀典雅,常可見到即將結婚的新人在此拍攝婚紗照。溫泉博物館館內最珍貴的眾多北投石,全部由『許陽明』出面向中華礦石協會,特別是『陳嘉林』理事長,還有諸多礦石收藏家商量,呼籲『讓北投石回家』時,紛紛捐出讓『許陽明』一起交由溫泉博物館收藏的珍貴國寶

IMG_8025.JPG

這裡是『北投露天溫泉浴池』,北投公園裡有個著名的露天溫泉,名為『北投公園露天溫泉』,於民國88年啟用 ,適逢西元2000年『千禧年』,因此又稱為『千禧湯』,別稱『北投親水露天溫泉池』,門票分為2種,全票40元及優待票20元,目前露天大眾湯每天開放時間分成六個泡湯時段,此露天大眾溫泉為男女共浴之溫泉,需著泳裝才能入場泡湯

IMG_8026.JPG

『北投露天溫泉浴池』佔地大概1000平方公尺,整體仿日式的建築設計,以原石、木材等自然材質為主,票亭跟廁間屋頂則用黑色文化瓦,洋溢著日式氛圍。園區泉水源頭來自『地熱谷』,屬於一般人俗稱的青磺泉

IMG_8036.JPG

有六座大眾池依地勢高低分佈,四座是溫泉池、二座是冷水池,泉溫在38到42度之間,水溫依池位置高低而遞減,可依喜好自由選擇適合的溫泉池。露天浴池的好處,就是泡湯時可感受微風吹來、耳邊傳來大地萬物聲和園區綠意盡收眼底的感覺

IMG_8035.JPG

晚上時還有明月繁星相伴,讓您遠離城市喧囂跟消除疲勞。有趣的是,為了維護安全衛生的泡湯環境,現場有公告泡湯守則,而且有入池要穿泳裝,淋浴後再入池的規定。這裡每天開放六個場次,開放時間:05:30 - 07:30、08:00 - 10:00、10:30 - 13:00、13:30 - 16:00、16:30 - 19:00、19:30 - 22:00。喜歡泡露天浴池嗎?來北投公園露天溫泉浴池泡泡看吧!

IMG_8027.JPG

『北投親水露天溫泉池』一旁有個『梅庭遊客中心』,『梅庭』建於1930年代末,曾是『一代草聖』于右任先生的避暑別館,現為市定歷史性建築。建物格式特殊並保有日式木構架建築風格,地下室之RC防空避難室屬太平洋戰爭初期之形式,庭院外牆係以城垛型式建構,後院綠樹成蔭,幽雅蒼鬱,俯臨北投溪,水流潺潺。入門口柱上並刻有『于右任』先生其手書之『梅庭』題字

IMG_8028.JPG

『梅庭』為一棟見證戰爭時代的日式民宅建築物,順應地形而建,共分上、下二層。上層面臨中山路,正立面為地面層,為日式木構架。考究其牆面施工,為防潮隔間灰漿牆,木條架上內層以『赤泥土沙』鏝抹,外層以白灰漿粉飾;外觀是以石砌台基、魚鱗牆板、黑瓦、木隔櫺為建築風格。下層為鋼筋混凝土造,是作防空避難室用,可直通後院,其日式建築構造與地下防空壕,呼應著對面大型防空壕的種種特殊意義,皆具其歷史價值

IMG_8029.JPG

我們以『北投公園』入口意象為起點沿著中山路向『地熱谷』方向漫步而行,『地熱谷』與捷運淡水線『新北投捷運站』距離約15分鐘的路程。『地熱谷』位在『北投溫泉公園』上方,是北投溫泉的源頭之一,因為終年瀰漫著硫磺煙霧,讓人聯想到恐怖的地獄,所以又被稱為『地獄谷』或『鬼湖』

IMG_8030.JPG

『地熱谷』是北投編號56的公園,總面積約為3500平方公尺,這裡的溫泉是『大屯山』火山群內水溫最高的溫泉,『地熱谷』終年煙霧繚繞,硫磺煙霧濔漫的景色,如夢似幻,有如仙境一般,是日據時代臺灣八景十二勝之一,如想體驗溫泉煮蛋可以到附近旅館體驗

IMG_8034.JPG

『地熱谷』早年是遊客煮食和遊樂的所在地,不僅容易發生燙傷意外,更會造成溫泉水質的污染,造成護欄常崩坍,因此在民國83年自來水處將『地熱谷』重新整修,溫泉池四周設有欄杆、賞景涼亭和親水溝渠,民眾雖然無法在煮食,但可在親水溝渠泡腳,讓民眾來到『地熱谷』依然能享受到溫泉

IMG_8032.JPG

地熱谷溫泉泉水清澈,溫度約在90℃至100℃,溫泉口水溫達98℃,其他部分多在60~70℃,水溫極高請小心安全。水質是屬鹽酸酸性泉,PH值約1.6,又俗稱『青磺泉』,當地居民亦稱為『磺水頭』,不可用肥皂洗身,屬強酸類,對建築物及金屬品腐蝕性強。不可飲用,但據說此類溫泉對關節、筋肉、皮膚、支氣管、神經均有益

IMG_8053.jpg

『地熱谷』的溪石具有放射性元素『鐳』,命名為『北投石』,是世界數千種礦石中唯一用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石,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質『鐳』,據稱對休憩、復健和美容皆有益,目前僅有台灣北投和日本玉川有這種礦物,雖然歷經破壞但在整修後,『地熱谷』設置了『北投石復育區』,讓民眾來到『地熱谷』旅遊,不僅能感受到溫泉鄉的情懷,更能了解世界不可取代的自然生態

IMG_8031.JPG

北投『地熱谷』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北投公園)上方

管理單位:自來水事業處   洽詢電話:02-27208889   費用簡介:免費參觀

營業(開放)時間:1、週二~週日09:00至17:00。

2、週一關園進行清潔維護(如遇國定假日則照常開放)。

服務設施:周邊設有以鵝卵石築成的溝渠,供遊客泡腳。

IMG_8033.JPG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由北投循泉源路右轉至幽雅路,沿線循指標即可到達地熱谷。

★ 大眾運輸:捷運:搭乘捷運淡水線至新北投站,經車站廣場越過光明路,沿北投公園邊的中山路經過北投溫泉博物館,再向前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地熱谷。

公車:1、搭乘216、217、218、223、266、269等市公車至捷運新北投站,沿北投公園邊的中山路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地熱谷。

2、搭乘紅21公車,轉搭捷運淡水線至北投站搭車即可到達地熱谷。

《延伸閱讀》

《印象-台北城》台北加碼GO補助優惠專案『參觀總統府』安心旅遊3.0

【台北市北投區】關渡宮3D彩繪、關渡水岸公園、關渡宮棧橋碼頭─賞落日

2020士林官邸菊花展─藝菊同遊‧花in台北

今晚想來點不一樣的台北【圓山大飯店】一泊二食+上演密室逃脫

2020板橋新北歡樂耶誕城─首度攜手迪士尼、光雕秀、巨星演唱會

【新北市坪林區】金瓜寮魚蕨步道、獅公髻尾山登山步道─來去新北市郊走走

【新北市瑞芳區】東北角濱海公路─『蝙蝠洞公園』蝠如東海、幸蝠一生

【新北市貢寮區】海上白宮《龍峒四季灣》一年四季休閒玩樂的渡假勝地

【新北市貢寮區】東北角海岸風景區『舊草嶺隧道』騎自行車

【基隆】和平島公園『海角樂園』─被美國中文網評選為全球最美日出秘境

【基隆市】八斗子漁港《望幽谷》一處使人『忘』卻所有煩『憂』的V型山谷

新北市『基隆山』二日遊─晚上住宿『北都大飯店』、逛『基隆廟口夜市』

基隆市《基隆山之戀》下的雲雨‧上山滿臉汗水,下山滿身雨水

基隆市《情人湖公園》大小情人用那醉人的身形曲段‧讓人無盡的銷魂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賓哥 的頭像
    賓哥

    阿賓的旅遊札記

    賓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