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篇!當我們參觀完『孔子』在海外的據點『文廟—國子監』之後,我們趕緊到『河內』古城區的某一街角乘坐電瓶車,我們要以乘坐電瓶車的方式來參觀『河內三十六古街』,因為電瓶車將於下午5點要下班,所以快步到達電瓶車乘坐地點等車
現在導遊在跟電瓶車的工頭接洽,因為今天有很多團的遊客等著要坐電瓶車,車夫說今天是假日,所以他今天已經跑了20多趟的電瓶車,這一趟是今天最後一趟,如果再跑下去,連晚餐都沒得吃了
電瓶車遊『河內三十六古街』一趟約須30分鐘,一般旅行團需自費 200元台幣 (含小費) /人,但我們的旅行團則全部已經包含在團費裡面,『北越雙龍灣5日遊』裡完全不需要再任何的自費,一輛電瓶車可坐6位
如果要說到越南『河內』的交通,可真的會嚇死台灣人,越南『河內』的街道很少有紅綠燈,當我們在街角等候電瓶車時,看著雙向車流把道路擠得水洩不通,但看似互不相讓的車輛,卻不會因此車禍而撞在一起
我們看著滿街的車流,如果要等到沒車時再通過,絕對是要等到海枯石爛那一刻才行,但當地人面對直衝而來的車子卻淡定得很,我們則是剉得要命,並在那邊尖叫,結果是當地人笑我們呆,我們卻以這樣的畫面在那邊拍照邊驚聲尖叫
遊『河內三十六古街』有三種方式,一是搭乘電瓶車、二是人力三輪車、三則是11號公車也就是步行。電瓶車是一種新興的方式,東方國家的遊客比較喜好這種方式,西方國家的遊客則比較偏好人力三輪車或11號公車,因為歐美遊客比較喜愛以慢遊的方式來認識『河內』這座城市
越南人一般用摩托車、自行車、計程車、公共汽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但仍以摩托車為最多,有『摩托車王國』之稱,所有主要城市都以摩托車為主要交通工具,在越南,摩托車也是家家戶戶必備、人人必有。不過其產品多為國外品牌,其中常見的品牌多來自台灣、日本和韓國
道路交通狀況不是很好,而『越南』更是沒有全國性的高速公路,只有地域性的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目前『越南』每天死於交通意外者高達32.6人,已成為『越南』10大死因榜首,所以現在『越南』正在加大道路的修建力度
導遊說在『越南』,機車騎士的安全帽有分『公』的跟『母』的,像上圖在安全帽後面有留一孔洞者為『母』的,沒有留孔洞著為『公』的,因為『越南』天氣熱,因此女生喜歡綁馬尾,為不影響到頭髮,才設計成這樣後面有孔洞的安全帽
然後像上圖這樣騎機車3貼、4貼者大有人在,甚至於5貼、6貼者也有,沒戴安全帽者更是常見,導遊說越南人都是不怕死的,同時也因為不怕死的個性,才能在20年的越戰中擊敗美國人,我們的導遊在言談中,讓我們感覺他對美國人似乎沒有好感
因為我們的導遊是越共的兒子,曾來台灣唸過大學,主修中文系,老婆是小學教師,導遊畢業後在越南台商『寶成鞋廠』擔任特助,替台商管裡上千的越南員工,後來擔任導遊工作,帶團到台灣卻被『烙跑』越勞而受到台灣當局的關注
『三十六古街』是河內最古老的老街區,老街區位於『還劍湖』旁邊,在11世紀『李朝』的時代,這裡以皇帝的『昇龍城』而繁榮發展,師傅們依照職業別而居,由於當時有36個行業別,因此取名為『三十六街』
人家說人潮就是錢潮,因此有人在路中央擺攤,上圖這對兄弟檔以機車載一個龐大的烤爐準備擺攤,可是卻阻擋住我們的去路,任憑電瓶車司機怎樣按喇叭也無效,依然不甩我們車上無數人的眼睛,致使街上喇叭聲,聲聲不絕於耳,車聲喇叭聲,聲聲交錯
甚至還有兩名『越共』直接把機車杵在街角,兩人就這樣愉悅的『開講』起來,看他們兩人自顧自的交談得忘我,完全無視於街上繁忙的交通,我們則是真的要替『越南』的交通捏一把冷汗
我們則問導遊,難道越南沒有交通執法人員嗎?導遊說有啊!但是這些交通警察貪污很嚴重,都會像我們台灣早期的5、60年代一樣,駕照後面都會塞紅包,交通警察一看有紅包就會裝沒事而放行,而沒塞紅包的就是罰不怕,或心存僥倖心理才會造就今日『越南』不守交通規則的交通
公元1010年,『李太祖』決定將京城從寧平省『華閭』遷往『大羅城』並取名『昇龍』。在當年春天的遷都詔中,『李太祖』皇帝寫道:『昇龍神聖之地,誠四方輻輳之要會,為萬世帝王之上都』。當年的『昇龍城』除了帝王將相所在的皇城之外,還有百姓生活的61個坊,『坊』相當於我們的鄉與村
據聞十五至十六世紀出身於海陽省珠溪村的吏部尚書『劉春信』,被朝廷指令負責金銀鑄造工作。他將家鄉海陽省平江縣珠溪村,以及太平省銅侵村、河內市定功村等地的著名首飾工匠召到『昇龍』京城創基立業。起初這裡主要從事銀器鑄造,後來其他手工藝村的工匠也到這裡從事銀飾加工和雕刻業
因此行業別越聚越多,以至成為36種行業,每一種行業都互相倚賴,經歷了數世紀的滄桑,當地居民的生活仍然保留著古街的靈魂、古老的傳統手工業,深深打上了首都『河內』傳統文化的烙印
古街中還有更為甚者,則是這些街道中的『電線』是令人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剪不斷,理還亂,是憂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看來在『越南』想要進入『電力公司』上班,首先要先學習如何抽絲剝繭才行,密密麻麻的電線纏繞電線桿上,牽一髮而動全身,考驗著維修人員的功力
『三十六街』位於『還劍湖』以北,整個街區彎斜直交錯,『三十六行』是舊時對各行各業的通稱,始於宋代周輝的《清波雜錄》。徐珂在《清稗類鈔‧農商類》中說:三十六行者,種種職業也。就其分工而約計之,曰三十六行,倍則為七十二行,十之則為三百六十行
可見『三十六行』只是虛指數,實非具體數字。不過在河內『三十六街』則是分別指:肉肆行、宮粉行、成衣行、玉石行、珠寶行、絲綢行、麻行、首飾行、紙行、海味行、鮮魚行、文房用具行、茶行、竹木行、酒米行、鐵器行、顧繡行、針線行、湯店行、葯肆行、扎作行、仵作行、巫行、驛傳行、陶土行、棺木行、皮革行、故舊行、醬料行、柴行、網罟行、花紗行、雜耍行、彩興行、鼓樂行和花果行等
歐美人士比較喜歡融入當地生活,在街角隨意小板凳坐著,就這樣喝起啤酒來,就這麼坐著嗑瓜子聊天,這種收費很便宜
而當地人晚上也會挑著自家種的菜出來販賣
這裡的商店店面都不大,但商品之多,琳瑯滿目。從燈燭、中藥、雜貨、服飾、玩具到藝品...,而且有趣的是當初街名便是販售的主要商品,像是米街、紙街、珠寶街...等,只是物換星移,兩者已不復一致,但走一趟體驗當地文化,絕對是一件樂事
在此千年歷史的舊街區內遊逛時,你可看到多個世紀內進行的商品買賣活動至今仍不曾改變,有許多畫廊販售相關的越南風情畫作、刺繡,還有模仿西方世界名畫的模仿畫,由於受到法國殖民影響,加上當時印象派的畫風正流行,因此『河內』的印象畫也都有不錯的水準
作為全國的京都『昇龍城』(即今河內市),成為了全國手工業精華和一流工匠的匯聚之地。各地手工匠齊集京城,逐步建立了各個手工業行會,即今天的36街坊。到京城創業,手工業行會依然和家鄉和祖傳行業保持密切的聯繫
他們在這裡生產、出售手工產品,組織生活、建設房屋,但依然保持留有家鄉印記的多種習俗、信仰生活和傳統節日。法國殖民主義者統治越南時期,『河內』規劃開始出現變化
特別是古街區,各條街道被調整走向,建了排水系統、人行道,馬路鋪了柏油並設有照明系統。路兩旁是用磚頭蓋的房子,屋頂鋪瓦。在傳統住房旁開始出現歐式筒樓
1954年『河內』解放後,古街區住房大多用來居住。1986年越南實行發展市場經濟、擴大經濟交流、鼓勵居民經商等政策後,古街區重新發展起來且比過去更為繁華
在今天的『還劍郡』,76條街道中仍有47條以『行』字冠名,儘管從事的行業和銷售的商品已經有所改變,但不少街道依然保存自己的傳統文化歷史價值
目前從物質角度來講,河內古街區依然保留與古街有關的一些建築工程、建築空間特別是街道網絡和歷史遺跡。非物質方面就更多了,其一是傳統手工業街,其二是古街區風俗習慣、生活方式。這些價值很重要。走在河內古街上,只要看『行』字後的名稱就知道它從事什麼行業
比方說:銀行街從事首飾製作加工、銅行街從事鑄銅業、鍛爐行街如今仍有人從事鍛冶業;甚至只要聽到街上的聲音,遊客就知道它從事的手工行業。在鐵行街,如今依然維持數百前的打鐵業,鐵行街儘管僅長數百米,但幾乎整條街都從事該行業,錘子聲響徹整條街
漫步在小街上,遊客有時偶爾會見到一座座古建築,如亭、寺、廟和手工藝村遺跡。這裡經常舉辦各種信仰活動,如行業祖師祭祀禮、行業街居民特有的節日等。古街區如今依然保持多種信仰、文化和民間藝術活動,如:侯童禮儀、嘲劇演唱、朝文歌表演等
但最吸引遊客的還是能親眼目睹反映古街區居民生活習慣和方式的祥和生活,就如這晚上還騎著腳踏車,載滿衛生紙出來叫賣的婦女一般
現在的古街區改變是必然的,但古街區居民的生活節奏和方式依然能讓遊客感受到昔日行業街的魂魄,古街區不僅具有建築藝術歷史價值,還保留了昔日『昇龍城』的生活記憶
其中最突出的是文化空間,在那裡人們的生活和待人處事方式依然帶有傳統手工藝村、手工行會的痕跡。正是這些造就了河內古街區特有的文化和價值
河內古街文化交流中心漸漸成為了對國內外遊客極具吸引力的目的地,這裡介紹河內古街的歷史和價值,同時也是遊客交流,了解河內傳統藝術、傳統行業的地方,在推介河內古街形象,提高社會對遺產保護工作的認識等方面,河內古街文化交流中心做出了積極貢獻
人力三輪車有三種:一種是乘客坐位在前面,車伕騎腳踏車在後方,發生車禍時乘客會先遭殃,因此這種三輪車又叫做『你先去』;另一種是車伕腳踏車與乘客坐位並排,稱為『一起去』,還有一種是車伕腳踏車在前面,乘客坐位在後面的則是『車伕先去』
我們坐到『還劍湖』畔為終點,上圖這棟建築物有點像多層的蛋糕。『三十六古街』對遊客來說,坐電瓶車探索古街和名勝古蹟也是一大樂趣。2010年河內『同春股份公司』的20輛電瓶車正式投入使用,首班車為每天上午八點半,末班車為晚上11點
路線全長7公里,路經28條商業街、13條手工藝街、22座亭子、9座祠堂、3座寺廟、8處歷史遺跡。據業者表示在決定採用這種交通工具前,該公司做了大量可行性研究,這可稱得上是一項創意,旨在豐富河內的旅遊形式
電瓶車體型較小,符合古街區的交通條件。電瓶車投入使用後受到了熱烈歡迎。遊客可坐在時速15至20公里的車上遊覽還劍郡28條商業街、手工藝街、名勝古蹟和飲食名店,每條街都與首都河內的發展歷程密切相關
上圖這裡就是『還劍湖』,『還劍湖』與河內生活息息相關,是該地居民的休憩場所,談情說愛的好地方,也是遊客必訪的一處景點,這座紅色的『棲旭橋』,它可連接至湖中的『玉山島』,但礙於時間我們只是從湖畔匆匆走過
傳說在十五世紀中葉,『黎太祖』曾獲神劍之助擊退中國大軍侵略,戰後『黎太祖』遊還劍湖,忽見一隻大龜浮出水面向他索劍,因名『還劍湖』。傳說著名將領『黎利』在地裡掘到一把刻有『順天』二字的寶劍,他用這把寶劍擊敗了敵人當上皇帝,建立後黎王朝稱『黎太祖』。有一天他和臣子們一起遊湖時,忽然湖中浮出一隻大烏龜,『黎利』拔劍向烏龜刺去,那只烏龜把劍銜住就沉下水去了。湖中有一座三層樓的龜塔,以紀念這段傳說。龜塔位於南部湖中龜丘上,碧波塔影,交相輝映。現在塔上安裝了照明設備,每逢節日,塔身被燈光照得通體輝煌,玲瓏剔透,甚為美觀。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2018-11-15~19 北越雙龍灣5日遊─15.『孔子』在海外的據點『文廟—國子監』
2018-11-15~19 北越雙龍灣5日遊─14.巴亭廣場、胡志明故居
2018-11-15~19 北越雙龍灣5日遊─13.越南河內最古老的寺廟『鎮國古寺』
2018-11-15~19 北越雙龍灣5日遊─12.SEN越式百匯蓮花自助餐廳
2018-11-15~19 北越雙龍灣5日遊─11.晚上逛街
2018-11-15~19 北越雙龍灣5日遊─10.女皇雙層纜車與下龍之眼摩天輪
2018-11-15~19 北越雙龍灣5日遊─9.英雄島《基托夫島》TITOP島
2018-11-15~19 北越雙龍灣5日遊─8. 鐘乳石洞《驚訝洞》
2018-11-15~19 北越雙龍灣5日遊─7.乘快艇遊《007明日帝國》電影拍攝地
2018-11-15~19 北越雙龍灣5日遊─6.乘竹筏遊法國電影《印度支那》拍攝場地
2018-11-15~19 北越雙龍灣5日遊─5.北越包船遊『下龍灣』
2018-11-15~19 北越雙龍灣5日遊─4.下龍市五星級『廣寧芒青酒店』
2018-11-15~19 北越雙龍灣5日遊─3.越南國寶『水上木偶劇』
2018-11-15~19 北越雙龍灣5日遊─2.越南河內『內排國際機場』
2018-11-15~19 北越雙龍灣5日遊─1.桃園國際機場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