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完了『雲林莿桐花海』之後,約莫早上11點之時,馬上驅車北上到台中市,因排定回娘家的行程是下午3、4點的事,所以先找個地方來吃飯要緊
那要吃飯就得找個飯館囉!聽說台中市有個類似南投草屯,『台灣寶島時代村』一樣的懷舊餐廳,裡面都是懷舊的記憶,不僅能夠讓人飽足味蕾,更能讓人跨越〝食〞空的領域,享受那40年代的古早味道
有一種『味道』是透過舌尖,傳遞深遠而達到腦海,令人追憶、也令人好奇,為尋找記憶的巢臼,奈何夜色太長,記憶太短,我總是『五更常忘』!而那一味就是~~古早味...
我們念舊著自己的童年,我們也好奇著前人生活的歲月,懷舊不是復古,是在尋找集體的共同記憶,重建那座沉澱在腦海深處的舊城,屬於那一個年代的青春期,既年輕又古老深遠的紀錄
這就是位於台中市雙十路上的『台灣香蕉新樂園茶飯館』,門聯上寫著『早進來晚進來早晚都要進來,多喝點少喝點多少都要喝點』,橫批是『呷飽過好年』,是的!不管這個年好不好過,大家攏嘛總是要吃吃才能過好年
雖說這『台灣香蕉新樂園茶飯館』跟南投草屯的『台灣寶島時代村』有些類似,但是這『台灣香蕉新樂園茶飯館』是以台灣4、50年代的街道及市集,還有早期老街文化做為時空背景,裡頭還原了早期台中城繁榮風華的一面,是早期台中市的縮影
在台中市雙十路的車水馬龍中,『台灣香蕉新樂園』成功重現台灣40-50年代的古早街坊,還有門口『第一月台』那一輛藍色的柴油火車廂,看著這輛普通號列車,彷彿昔日車站叫賣便當的聲音又在耳邊響起,那以木片包裝的便當滋味,總是圍繞著味蕾久久無法散去
抽身離開充滿現代感的喧鬧街頭,轉身踏入了充斥復古氛圍的街道市集,這屬於台灣獨有的40年代光景,足以讓人起身前往一窺究竟,門口的人力踩踏三輪車,還有火車站內背對背的座椅,彷彿還在尋找昔日曾經坐過的旅人,一同來還原昔日的榮景
綠黃相間的郵筒、木製的電線桿、纏繞於電線上的紙風箏、褪色的電影宣傳單、衛生局的節育海報、欄杆上等待晾乾的帆布書包、踩檔的『輸輸去』老摩托車,還有理髮店、戲院、老相館,一景一物完整呈現當時的生活面向,在空間意象與消費者的觀賞間,產生了對話,喚醒腦海中失落的過往記憶
『香蕉』曾幾何時是台灣外銷日本的優良農產品,聽說台北也有一間『台灣故事館』,裡頭的擺設與『台灣香蕉新樂園茶飯館』有些雷同,就連上圖手持香蕉的這號可愛逗趣的『庄腳囝仔』也雷同,不僅比出香蕉是最讚的優良水果,同時香蕉也是奠定台灣經的基礎
古老的相館裡頭,紅色沙發狀的櫃檯,是當時相館與旅社櫃檯的象徵,櫥窗內擺設的古董老相機,也曾經是許多人想要擁有的夢想,牆上的沙龍藝術照,黑白分明的呈現當時唯美的生活面,也記錄了當時的榮景
在懷舊商店街中,所有店家都是按照過去真實存在過的店家重新複製,街尾盡頭還矗立著『樂舞台戲院』,裡面是展示老闆『吳傳治』多年電影收藏的台灣影像館,而店門口的『火車博物館』則輪番展出同樣來自古早台灣的生活用品
在吳老闆的細心營造下,『台灣香蕉新樂園』已成為對台灣古早生活的緬懷與紀念的代名詞,在這裡用餐,讓人彷彿置身時光隧道,懷舊之情,油然而生
情感的呼應與心靈的悸動早已超越言語的溝通,盛滿了老一輩的記憶與感動,當他們逝去的過往,與正值年輕的你我重疊呼應,歷史於是被賦予了靈魂,而重新啟動時間的輪軸,交疊出燦爛的一頁
啜口熱茶,品嚐茶點,來點小菜,置身於此,除了重溫過往濃濃舊情,體驗古早民俗風情,生活與人文的細細品味與感動追憶,全在人們怡然笑談的聚會中
手繪的電影海報,隨意擺放的三輪車,街道上處處可見的踩檔車、黑松瓶蓋、老郵筒,街道兩旁的柑仔店、理髮店、中藥行、巴洛克式建築,包羅萬象超過半世紀的景象,令人好奇的仔細打量,目光真捨不得離開
獨自坐在40年代的街道上用餐,一杯涼茶、一碗古早麵,端詳著對桌男女,彷彿跨越時空看見了昔日男女年輕時談戀愛的景象
佔地320坪的空間,搭建40年前台中市街景,人造街道,照相館,理髮院等九個不同主題的復古懷舊餐廳。經過台中市的雙十路段,許多人都會咋舌於街邊的景象
藍色的柴油火車,就這樣靜靜的停於路邊,伴著它的,是一棟帶點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另一頭,40年代的生活景象,透過整片的落地玻璃,昔日的情景在這裡真實上演
『台灣香蕉新樂園』的創始,來自於老闆對於文化保存的情感執著,原來只是單純的蒐集著過去的回憶,卻不自覺累積了堆積如山的懷舊故事
昔日滿街跑的裕隆牌速利轎車,也曾經搭載了多少家庭歡樂,更常是電影裡頭不可或缺的配角
在巴洛克建築下的庭仔腳,木製的長條椅,靜靜的躺在涼庭下,彷彿看見昔日孩童嘻戲於長條椅上,或是老一輩的伯公叔公在長條椅上睡午覺,還有荳寇年華的青春少女,透過郵筒的書信往來,玩起了『愛情青紅燈』筆友的遊戲
在紅磚的牆面上,貼著古早的台中市街圖,這是『台灣公論報』於昭和11年12月1日,所發行的台中火車站前第一市場,繁榮的景象市街圖,可以明顯的看出台中火車站前當時已是相當的繁榮
進入餐廳坐下來由兒子女兒負責點餐,我則四處拍照,我們點了右下的『鮮蝦腐皮卷』,左上的『脆皮炸肥腸』,右上的『宮保嫩雞丁』,還有『客家小炒』與『蠔皇叉燒包』,以及三杯咖啡與一壺桂圓紅棗茶
充滿香氣與古早味的豬油伴飯,讓我不自覺的吃了兩碗,『脆皮炸肥腸』的脆與『客家小炒』的香,至今餘味仍迴繞於腦海,尤其我點的一壺桂圓紅棗茶129元,更像是準新娘端上面前的新娘茶一樣的好喝與鮮甜,這樣四個人總共消費了1600多元,不僅齒頰與腦海都同樣得到回味
以昔日農村的搬運工具『離仔甲』,所改裝的人力三輪車,是當年代最普遍使用來當電影的宣傳車,手繪的電影海報沿街宣傳,《梨山春曉》這部影片是描寫一個華僑青年回台灣處理父親留下的農產,打亂了原本農村生活秩序的故事,並發現父親生前與陳家的一段恩怨往事,過程中認識陳家的長女秀玉(張美瑤飾),且互有好感,然而卻碰到上一代的恩怨情仇而重重阻撓
最後,他經過一番的奔波努力,男主角『家明』與陳母終得解開心結,愛情也終於修得正果,過程中他也發現自己多麼熱愛台灣土地,決心要留在自己的土地上發展農業,貢獻所學。台灣60年代農業建設與農村的風光,都紀錄在這部影片當中
上圖這裡是他們的廚房重鎮,『三鮮蒸炸樂萬家,五味亨調香千里』,正說明這家餐廳的美食,不僅美味又好吃,滿足饕客的味蕾
記得小時候老媽常常要我到柑仔店買醬油之類的東西,交代了一堆要買的東西之後,一邊沿路走,一邊沿路口中複頌著要買的東西,但當大步跳躍跨過水溝之後,剛才交代要買的東西,已隨著大步的跳躍,一些記憶卻隨著掉入於水溝之中,想當然爾沒買到的東西,就會換來一陣鞭條的伺候
還記得小時候巷口那間柑仔店嗎?窄小的屋子裡燈光昏黃,門外掛著微微生鏽的黑松沙士鐵牌,牆壁張貼了各種廣告海報,層架上擺滿玻璃罐、火柴盒、汽水瓶,顧店的歐巴桑總會親切招呼,這兒的商品玲瑯滿目,應有盡有:爸爸的香菸、啤酒;媽媽煮飯用的味素、醬油;小朋友最愛的泡泡糖、王子麵等等
還有廚窗內的小學生制服,這是~~誰的童年~~看著廚窗內的『中國強』黑白帆布鞋,那是我讀國中開始的第一雙除了拖鞋以外的鞋子,要不是學校規定一定要穿布鞋,我想應該也沒能力穿到
老柑仔店不僅提供日常所需,更在每個人的成長歷程中都畫下一筆,成為忘不了的兒時回憶,柑仔店蒐集褪色海報與鐵牌鏽紋裡的故事,販售各種懷舊童玩、古早味小零嘴,將時代的酸甜苦辣點滴串連,重現大人小孩記憶裡那座生活遊樂園
『月朦朧鳥朦朧』這齣電影這部電影是由『林青霞』、『秦祥林』領銜主演,主題曲〝月朦朧鳥矇矓〞依然是由已逝歌星『鳳飛飛』所主唱,歌詞部分全出自『瓊瑤』女士之手,而當年絕大多數電影也都是由『瓊瑤』女士原著所改編,瓊瑤皆不假他人之手,由自己直接參與創作,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領略到,雖然歌詞只有區區短短的幾個字,卻呈現出了一份無可言喻之清新脫俗的美感
摘星這部電影是由林鳳嬌、秦祥林、謝玲玲、胡錦所主演,導演白景瑞,一樣也是『瓊瑤』的故事所改編
一對鸞生的雙胞胎姊妹,好像也對這些古老的時空背景感興趣,只是她們可能揣摩不出當時的情景,對於過去!她門沒有參與,也沒有身歷其境,當然也就無法瞭解當時的生活方式,但是仍然可以用一顆寬闊的心,去體驗、去感受!
『小姐!給我兩張全票,並且要靠中間位置』,這是『台灣香蕉新樂園茶飯館』裡面,電影院售票窗口的場景,洗石子的櫃檯是那個年代,包括醫院等的櫃檯都是用洗石子,看到這種櫃檯,就會讓人聯想到古早老醫生在醫院裡看診的情形
持單號電影票者請由右手邊進入,持雙號電影票者請由左手邊入場,電影即將開場,請各位觀眾依序進場
電影院內冷氣開放,禁止吸菸與飲食,樓梯上『發揚革命精神,完成中興大業』的標語,仍然鮮明的貼在牆上
彩色螢幕電影?大家可能會對這四個字『彩色螢幕』存疑,我小時候看的第一部電影,『王哥與柳哥』就是黑白電影,那是一部非常詼諧的影片,有點類似『卓別林』的電影
近期放映的電影海報,是昔日看電影的資訊先鋒,二樓的古早蒸氣電影放映機,觀賞一部電影還需要半途換底片,有時還會三不五時的斷帶子,嬝嬝升起的蒸氣,伴隨著燈光照射下的白煙,還有機器轉動『咧咧咧...』的聲音,一幕幕人生的縮影就在眼前呈現
台灣香蕉新樂園茶飯館 地址:台中市北區雙十路二段111號 (雙十路與興進路交叉口) 在興進路有路邊停車場可供停車
電話:(04) 2234-5402 營業時間:AM11:00 ~PM02:00 網址:www.vernaldew.com.tw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國道一號中港交流道(台中/沙鹿)往台中方向向市區行駛(台12線)>中港路與五權路口向左轉(台1乙線)>三民路向左微轉>請於興進路巷右轉>第一個路口向右轉進入雙十路二段,即可看到目的地
【大眾運輸】:1.台中朝馬:至台中港路搭乘83或146路公車可到達
2.台中火車站:搭乘50.55.59.100號公車都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