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959.JPG

續上篇!『賽德克.巴萊』是一個民族以反抗的行動捍衛靈魂上的自由,並成為『真正的人』的壯烈史詩。劇中的英雄人物『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之子『莫那魯道』勇猛善戰、深具謀略,他率領族人以寡敵眾,循著祖靈的訓示奪回屬於他們的獵場,在歷史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

IMG_2934.JPG

面對日人的侵略,賽德克族人寧可失去生命,也要懷抱著堅定的抗暴決心為信仰而戰,就算【日本人比濁水溪的石頭還要多,比黑森林的樹葉還要茂密,但反抗的決心比奇萊山還要堅定】,那無畏的精神令我感動了好久好久!

IMG_2935.JPG

因此當(4/18日)來走『中之關』的遊客人潮,也猶如電影中的對白,就算【遊客人數比荖濃溪的石頭還要多,比中之關森林的樹葉還要茂密,但我走完中之關全程的決心,比大關山還要堅定】!雖然放棄比較容易,但我還是選擇堅持走下去!

IMG_2937.JPG

因此導遊交待年長者,如果感覺體力無法走完『中之關古道』全程者,可以在『長青祠』與『天池』拍完照後,跟隨小巴駕駛返回『長青祠』停車場,然後再搭著小巴回到『中之關』停車場,等待我們走完『中之關古道』再一起回家

IMG_2941.JPG

『中之關古道』位於高雄桃源區『南橫公路』130K到135K處,『天池-中之關』路段全長約3.5公里,古道座落在海拔2000至2300公尺高度之間,落差約300公尺,全程健行時間單趟約2小時左右

IMG_2942.JPG

古道部份坡度平緩,但若遇崎嶇難行的地方,『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也都有架設枕木棧道,非常適合健行,困難度低。所以看到很多不常爬山的團員,走山路還穿裙子就知道『中之關古道』,其實並不難走

IMG_2946.JPG

沿著『長青祠』左側小徑上來,會有一處箭竹草坡,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天池』,在這處箭竹草坡設有兩處觀景臺,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眺望『玉山』,但今天沒辦法看到『玉山』

IMG_2947.JPG

在兩處觀景臺的中間,設有立牌解說前方的山巒名稱,遠處大山後面就是『玉山』,但這裡距離『玉山』還是太遠,因此沒辦法看出『玉山』的樣貌

IMG_2948.JPG

南橫公路』自檨仔腳(寶來)至 (梅山)途中,多曲流、河階或沖積扇,例如美秀台、妖怪台、勤和台、歐帕喀爾台、琉球台、塔喀珠安台、濁水台、薩巴阿爾台、比鼻烏台河階等,河階之間均以吊橋連接,因此『南橫公路』最大的特色是擁有多達20座吊橋

IMG_2949.JPG

在觀景臺旁還設有『氣象儀』,氣象儀器是用於氣象預報、氣象監測等氣象服務領域的專業設備。主要有自動氣象站、自動雨量站、風速風向儀、風向袋、百葉箱、溫濕度記錄儀、感測器、風向標、風速報警儀、風能測風儀、氣象中心軟體、 GPRS無線傳輸模組等多種

IMG_2951.JPG

『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因地形特殊,海拔高差達3,600公尺,除峽谷、斷崖、風口等特殊地形,也具有暖、溫、寒3型的多變氣候,多樣的棲地蘊涵繁盛的植物種類,其面積雖僅為臺灣的3%,卻包含了臺灣半數以上的原生植物,在地理位置和海拔變化的交互作用下,不但具有亞熱帶植被,亦可見北國的植物景象

IMG_2953.JPG

左邊是另一處觀景臺

IMG_2955.JPG

沿著步道行進,沒多久就能見到位於海拔2280公尺的『天池』,從空中俯瞰有如愛心型,是由崩塌的土石堆積所形成的高山湖泊

IMG_2957.JPG

我們在南橫『天池』天氣晴。台灣很多地方都有『天池』,舉凡奇萊南華、東勢『大雪山』、『福壽山農場』都有『天池』,反正只要是高山上的池,都可以取名做『天池』

IMG_2966.JPG

在這裡可以欣賞南橫八景之一的『天池』之美,沿途巨木高聳、生態豐富,亦可走訪日治時期以及南橫開拓的歷史痕跡

IMG_2970.JPG

『天池』是庫哈諾辛山北方的的一座湖泊,所以在湖畔還能看見仙人伸長了兩條腿在『天池』裡洗腳,右腳膝蓋以下深入池中,左腳還能看到腳踝,狀似很舒服的樣子

IMG_2979.JPG

長長的左腳伸長在池中,是不是很明顯?『天池』位於南橫公路『長青祠』後方,海拔高度2,280公尺,外觀呈心狀,水源仰賴降雨以及融雪而來,池底為落石堆積並夾雜泥沙,平均水深1.2公尺,面積約1,800平方公尺,雨季的水位可繼續上升50公分

IMG_2982.JPG

『天池』水源來自於雨水及融雪,但本該是當地水鹿覓食的樂園,卻因為少數宗教團體的隨意焚香、放生,使得湖水優養化成為混濁的草綠色。南橫復通不到一個月,又見宗教團體上山朝聖,甚至在天池池畔點香、燒紙錢與放生,旁人規勸無效,亂象令人憂心

IMG_2985.JPG

天池裡面有魚喔!自『南橫公路』通車之後,『天池』附近林相曾遭受兩次火焚,加上宗教人士藉放生為由,在此進行焚燒紙錢與放生儀式,污染了『天池』原有水質,並因放生的魚類干擾了池中的生態,據『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調查,『天池』水量少且不深,卻已經有優養化現象發生,故需要監測與管理

IMG_2986.JPG

『天池』崩積層地形長時間被雨水沖蝕而形成淺谷集水區,再加上經年下來匯聚了附近地表與地下的大量積水,遂發展出高山湖泊地形,為『南橫公路』梅山至埡口著名的高山湖地形景觀

IMG_2988.JPG

『天池』之本池位於海拔2,290公尺處,湖面呈寬約50公尺的心形狀,湖水雖淺但淤泥甚深,處於狹長的山谷窪地中,縱列成北20度東的方向,另一池面則範圍較小

IMG_2990.JPG

『天池』為南橫公路梅山至埡口著名的自然景觀,約在『南橫公路』135公里處,海拔約2300公尺,由於湖形狀如心臟,被稱為『心湖』,亦有『高山之心』之稱。因地處高海拔,經常有雲霧繚繞,宛若天上池畔

IMG_2991.JPG

『中之關越嶺古道』是南橫貫通後,部分舊道被棄,直到『玉山國家公園』成立後,才將隱沒在荒草堆中的舊道重新探勘出來,並將『天池』至『中之關』3.7K的路段,整理成大眾化健行步道,路徑雖短但為保留最完整的路段,景致特別靜謐動人

IMG_2995.JPG

園區植物分布可劃分為5大植群帶,分別為高山植群帶、冷杉林帶、鐵杉雲杉林帶、櫟林帶、楠櫧林帶;櫟林帶包含在臺灣山區盛行雲霧帶之範圍,而雲霧最濃之地區則常出現臺灣特有之檜木林相,該林帶涵蓋了園區大部分

IMG_2997.JPG

過了『天池』是一整片的針葉林,這裡曾經發生森林大火,林木不死,還在頑強地修復著,意外營造出蕭瑟的美感,地上的枕木鋪滿了台灣二葉松的松針,走起來鬆鬆軟軟的,就像鋪了一條天然的地毯,絲毫都不費力

IMG_2998.JPG

『中之關』位於南橫公路130.5公里處,『中之關』至『天池』段的古道即是『中之關古道』,步道沿途巨木林相優美、林蔭茂密,可充分沈浸在大自然景觀中享受森林浴。秋冬時節,道路兩旁滿是耀眼的楓紅、櫸木和槭樹,為山林裡增添紅意

IMG_3001.JPG

『玉山國家公園』南橫段沿線範圍內除紅檜、昆欄樹、毛地黃、台灣百合等高海拔植物與花卉外,哺乳動物資源以『天池』附近及『埡口』林道的種類最多,除常見之台灣獼猴、赤腹松鼠與白面鼯鼠外,偶而可見台灣長鬃山羊、山羌、台灣黑熊等動物出沒

IMG_3003.JPG

然後上午11點,開始走『中之關古道』之際,我們幾個人就在此地將中午便當嗑掉,好騰出雙手來拍照或攀登山路,同時也避免累贅,吃飽飯也更有體力來走『中之關古道』,前面其餘團員就帶著便當到日治時期的駐在所吃

IMG_3004.JPG

歷經『莫拉克』風災而封閉了十年的南橫公路,2020年初重新開放梅山口至天池路段後,常年沉睡於雲霧裡的『中之關越嶺古道』也被旅人們喚醒,這片山林見證了當年布農族人的抗日事蹟,也孕育豐沛的生態

IMG_3005.JPG

當年的紅檜巨木蒼勁如昔,或許當年行走於古道上的先人也曾和我們一樣,在樹蔭下歇息,仰望它的挺拔,靜靜聽著森林說故事

IMG_3006.JPG

感覺已經走很久了!怎麼才走了0.5公里?『中之關越嶺古道』每隔0.5公里設有一里程木樁,『中之關越嶺古道』隸屬『玉山國家公園』境內,木棧道上釘有『天池-中之關』里程指示

IMG_3007.JPG

步道沿途生態豐富,植被覆蓋相當完整,二十多株生長在山崖邊的檜木群,參天綠蔭遮去了半邊天,為旅人營造了天然的冷氣房,也提供苔蘚植物舒適的生長環境。古道紅檜大致分布於海拔1800至2500公尺的山區,這個區段是台灣降雨量最豐富的地帶,也稱為『雲霧帶』

IMG_3008.JPG

南橫公路的興建與『中之關越嶺古道』有著前世今生的關聯。日治時期為了監視控制原住民的動靜,施行理番政策,日方在1914年開始大規模沒收原住民賴以謀生的獵槍,引發當地布農族走上抗爭之路,陸續爆發多次反抗事件,後來部分布農族躲藏至山中

IMG_3009.JPG

在這些抗日行動中扮演關鍵指揮角色的布農三雄之一『拉荷阿雷』,其根據地就位於荖濃溪對岸的『玉穗山』,與『中之關』僅隔著一條溪流遙遙相對,日方為了箝制這條流域的布農族,便決定興建『關山越嶺道』,西起高雄六龜,經過桃源、梅山,橫跨中央山脈,下至台東向陽、霧鹿、海端,最後止於關山,全長171.06公里,是全台灣最長的古道

IMG_3010.JPG

古道沿途較特殊的路段有三處,一是接近『天池』段的檜木群,約有二十多株高大的紅檜生長在山崖邊,第二是接近『中之關』段的紅楓小徑,第三是距離『中之關』出口約一公里處的日治時代『木炭窯』遺址

IMG_3014.JPG

編號265號的紅檜巨木。接近『天池』段的檜木群,約有二十多株高大的紅檜生長在山崖邊

IMG_3015.JPG

在紅檜的世界,時間就像是被調慢了一樣,生長速度緩慢,但每一步都踩得紮實又穩健,像眼前所看到胸徑約50公分的紅檜,需要超過200年的生長時間,或許這些巨木還曾見過當時行經關山越嶺道的日本人呢!

IMG_3016.JPG

『關山越嶺道』在1931年全線完工,戰後國民政府以這條古道為路廊,興建了台20線南橫公路,因此大部分原始古道的痕跡已消失,在少數保留下來的古道路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如今所稱的『中之關步道』,指『天池至中之關』這段3.5公里的路線

IMG_3021.JPG

『南橫』貫通後部分舊道被棄,直到『玉山國家公園』成立後,才將隱沒在荒草堆中的舊道重新探勘出來,並將『天池』至『中之關』3.7公里的路段,整理成大眾化健行步道,『中之關古道』路徑雖短但為保留最完整的路段,景致特別靜謐動人

IMG_3019.JPG

編號266號的紅檜巨木。步道氣候四季分明,漫步其間,放眼所及皆是蓊鬱的參天古木,走在步道上怡然自得,極適合人們從事健行遊憩活動。除可充份享受芬多精,觀賞紅檜、昆欄樹、毛地黃、台灣百合等高海拔植物與花卉外,偶有台灣獼猴與松鼠於遠處林梢喧鬧

IMG_3023.JPG

『中之關古道』為雙向出入口,導遊建議旅人在『天池』下車,選擇從海拔高處往下走比較輕鬆,步行單程約2至3小時,循著『長青祠』後面的階梯拾級而上,便正式宣告旅程的開始

IMG_3024.JPG

『中之關步道』全程共有20座木棧橋,從『天池』這端開始編號,一路至『中之關』,一面數著橋上嵌著的號碼,一面欣賞途中的花草林木,倒也不覺得步途太冗長

IMG_3025.JPG

山溪交恍間『玉穗山』雍容安在端坐北面,『雲峰』於其東,『玉山』在其後,『荖濃溪』蜿蜒『玉穗山』而下,間雜著豐富的歷史遺蹟,更讓人有著時間空間的迷惘

IMG_3026.JPG

除此之外,古道林木參天,生態豐富,除了高海拔植物與花卉外,您若幸運的話還會見到成群台灣獼猴或黑熊、山羌、山羊足跡

IMG_3027.JPG

步道中段還有幾分神似花蓮卓溪『瓦拉米步道』的氛圍,僅容一兩人通行的路徑,一邊是峭壁陡坡,一邊有蕨類蔓生,一路上的翠綠是滋潤心情的良藥

IMG_3029.JPG

這裡特別適合中高海拔植物和花卉的生長,像是早年被當作藍染植物的馬藍家族之一『曲莖馬藍』,斑蝶最喜愛的蜜源植物『台灣澤蘭』,還有小巧可愛的東方肉穗野牡丹、刺萼寒莓,都教人不禁停下腳步駐足

IMG_3092.jpg

除了有一處碎石崩壁需要多留意腳步、快速通過,步道大致可說輕鬆好走,沿途多在林木之間穿梭,偶爾突然視野開闊,可遠眺谷底溪流及對岸的『玉穗山』

IMG_3094.jpg

 

IMG_3095.jpg

最前方這一位女生,據說是我們這一團『中之關古道』的導遊,好像是我們小巴車隊的帶隊導遊,但一路上衝第一位,從頭至尾我只在『長青祠』見過一面,然後在古道全程就沒再見過她

IMG_3030.JPG

『關山越嶺古道』一條位在南部的古道。在日治時期稱為『關山越嶺道』,其前身是由理蕃道路修建而來,因此稱為關山越警備道、關山越嶺警備道。目前保留下來的路廊最有名的是『中之關古道』,位在『中之關』至『天池』之間的路段

IMG_3096.jpg

嘉慶年間,居住在現今臺東與高雄交界處之中央山脈山區的原住民,當地的布農族由『巒社群』與『郡社群』,自『郡大溪』向南跨過中央山脈後,來到現今在海端鄉的『新武地區』,這條遷徙路線即為『關山越嶺古道』最早的雛型

IMG_3093.jpg

清廷在『甲午戰爭』戰敗後,臺灣割讓給日本後,自此臺灣便進入日治時期。1914年,時任臺灣總督的『佐久間左馬太』執行『五年計畫理蕃事業』,為防止山區滋事叛亂,因此繳收原住民所持有的獵槍,導致當地原住民極度不滿

IMG_3031.JPG

至此『中之關古道』已走一半,還剩1.5公里即到『中之關』停車場。後續爆發逢阪事件、大關山事件,及其他等多次反抗事件,爾後部分原住民便逃入山中,日本人為此決定興建一條警備道路,用以監視山區的布農族

IMG_3032.JPG

步道緊貼山壁稜線而行,雖有設置繩索但感覺很驚險,山徑與『瓦拉米古道』、『能高越嶺道』,有著類似的場景。對新手來說是非常友善的一條步道,除了兩端開始處約200公尺有陡上的情形、以及中間有一小小段岩石路,其他部分都是緩坡

IMG_3033.JPG

走到這裡是距離『中之關』出口約一公里處的日治時代『木炭窯』遺址。『中之關』段因為是當時日警的『駐在所』,『木炭窯』遺址的保留,更加有力說明日本政府當年為控制布農族活動,所投入的大量人力與物力

IMG_3034.JPG

離『木炭窯』二百公尺處還有設置解說牌與休憩點,附近還留有木炭窯遺址,是在沒有電熱器的往日,提供駐在所警吏們溫暖的來源,利用燒紅的炭火暖暖身、煮開水,大概是在寒冷的日子裡,最幸福的事吧!

IMG_3036.JPG

『中之關步道』是關山越嶺古道較完整的一段,從『天池』至『中之關』約3.5公里,海拔1800﹣2400公尺間,沿途林相優美,伴隨著布農族抗日的史詩故事,看見日警駐在所、木炭窯等遺跡

IMG_3037.JPG

『關山越嶺道』為早期當地布農族支系『巒社群』與『郡社群』祖先輾轉遷徙的路線,日治時期大正15年(西元1926年)因理蕃計畫而修築理蕃越嶺道,全線共設32處駐在所,並配置砲台以收壓制之效

IMG_3040.JPG

『中之關山』海拔2420公尺,可俯瞰布農族抗日領袖『拉荷阿雷』的玉穗社,以及日治時期在此建有日警『駐在所』,當時有派駐砲隊,是『關山越警備道』極重要的軍事據點

IMG_3042.JPG

日治時期古道上每隔5、6公里就會在瞭望點設立警察駐在所,以便監視布農族人行動,如今在『中之關』方向還留有駐在所舊址的石砌駁坎,從荒煙蔓草的平台遺跡,依稀可見昔日規模

IMG_3044.JPG

日警『駐在所』人員編制曾多達30人,遠大於一般6至17人的規模,為當時『關山越嶺道』上極重要的警備據點

IMG_3046.JPG

1926年『關山越嶺道』開始興建,在1931年時全線完工,並且每5至6公里處便設有一處警察官吏駐在所,全線共設32處駐在所,也設有多處砲台用以震懾原住民,其中當今然保存的砲台是臺東縣海端鄉的『霧鹿砲台』

IMG_3049.JPG

駐在所遺址旁設有導覽看板與歷史解說,『中之關』日警駐在所的解說牌寫著:『拉荷阿雷』持續抗日20年,根據地就在荖濃溪對岸的『玉穗社』,『中之關』就是其中之一的『日警駐在所』

IMG_3056.JPG

中之關『日警駐在所』遺址位於『庫哈諾辛山』北稜的肩稜台地,曾駐兵30人,還有設置學校,除派有全線最高階警官『警部補』,並派駐砲隊,為當時『關山越警備道』極重要的軍事據點。駐在所設於古道上方,用以監視往來行人,從一層一層的石砌駁坎遺址可推測駐在所規模

IMG_3053.JPG

『中之關步道』大致依日治時期的『越嶺警備道』整修,至今依然可見石砌駁坎的痕跡,古道當時為砲車可通行的規制,全線寬敞平緩,只有一處越溪點經過碎石崩壁,需小心行走,快速通過。古道大多於密林間穿梭,偶有展望點可遠眺對岸,『荖濃溪』和『拉庫拉音溪』在玉穗山下匯流

IMG_3060.JPG

然後接近『中之關步道』出口的這一段下坡是最為難走的路段,如果是年歲較大、行動較不便、穿著不利行走的涼、拖鞋,以及沒攜帶補充能量之食物及飲水等…,是不適合走完全程,另有帶小孩同行者也必須注意,步道還是有部分路段崎嶇難行、困難險阻,必須要小心通行!

IMG_3061.JPG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醒:『中之關步道』是『關山越嶺道』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路段,位於『中之關-天池』間,全長3.6公里、落差約350公尺,以天池進、中之關出之下坡向,單程需約2~3小時,玉管處投入相當的心力整建步道,若遇崎嶇難行的地方,有架設枕木棧道,大大降低困難度,適合遊客、山友前來健行。但此路線並非屬於老少咸宜喔!

IMG_3062.JPG

中午12點30分,終於走到『中之關步道』出口了!由於南橫公路『梅山口』至『天池』路段目前有管制,車輛開放時間為上午8點至下午1點,並於『梅山口』管制站設立車牌辨識系統,必須完成登記才能進入,下午3點前人車需淨空,不可在此過夜

IMG_3067.JPG

另外每週二、四因道路工程禁止一般用路人通行。建議有意前往『中之關步道』的旅人多加注意,早點抵達,走完步道還有餘裕的話,下山至寶來品嚐梅子雞及泡溫泉,在山區多停留一些時光,為疲憊的都市身心充電

IMG_3080.JPG

『中之關步道』雙向出入口位於南橫公路台20臨105線便道25公里處(天池)端及20.5公里處(中之關)端,下方就是『中之關』停車場,小巴車隊就在停車場等我們上完廁所後回家

IMG_3078.JPG

南橫公路『中之關』停車場煥然一新,公路總局『甲仙工務段』與『玉管處』在當地營造一處歇腳也歇心空間,陽光灑落景致格外迷人

IMG_3076.JPG

12年前八八風災(莫拉克颱風)重創南橫山區,公路單位逐漸調整工程思維,『甲仙工務段』近年持續推動景觀主題『嵵榯之森:用時間堆砌的森林之路』,為明年即將滿50歲『南橫公路』增添新意

IMG_3075.JPG

南橫景觀營造方法訴求自然,盡量就地取材,運用天然崩落與現地採集的工程材料,學習先人智慧的砌石工法,也與玉管處、林務局多方協調,採集原生植物,不引進外來物種,保持原始生態相,重視人為工程與生態平衡是核心精神

IMG_3074.JPG

這裡就是『南橫公路』台20線20K處『2020愛你愛你』,因為『2020愛你愛你』的諧音,成為網紅拍照打卡的景點,跟台東台9線的420K『9420就是愛你』一樣,都是網紅打卡景點,但台東的『9420就是愛你』已經躍升為觀光景點,『2021南迴藝術季』更在此地舉辦

IMG_3083.JPG

回程來到這裡是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六龜分局『梅山派出所』,外觀像極貓頭鷹,模樣俏皮又可愛的『梅山派出所』,它位於南橫公路『梅山口管制站』下方,特殊造型建築讓人難以聯想到貓頭鷹,而且設計理念別具意義,不僅達到生態保育觀念的宣傳,也吸引許多遊客為其駐足、留影

IMG_3084.JPG

當初派出所在規劃時,建築團隊曾經詢問過當地居民,得知『梅山』地區的貓頭鷹非常多,與『國家公園警察隊』同時扮演守衛者與服務者的角色相符,因此興起將貓頭鷹意象與建築結合的想法,也為建築融入自然生態的氣息,特別但不突兀,儼然成為一種保護色,也正好宣傳生態保育的觀念

IMG_3086.JPG

『天池』交通管制注意事項:

● 管制路段:台20臨105線0K-25K(梅山口至天池)路段。

● 開放時間:上午8時至下午13時,並需於下午15時前離開管制路段。

● 開放通行車種:未滿3.5噸貨車及9人座以下客車、大型重機及機車。

IMG_3087.JPG

● 遇颱風期間、地震、大雨、道路結冰、山嵐起霧、邊坡坍方、路基災害及緊急事故等特殊情形,將依公路總局公告封閉道路禁止除公務目的外各式車輛進入。

● 進入管制路段內之人員及車輛,於開放進入時段以外擅自進入,或開放時段內未經梅山口管制站(台20臨105線0K)登記擅入者,除責令其立即駛離管制路段外,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逕行舉發開罰。

● 於管制路段之禁止臨時停車(紅色邊線)處任意停車、臨時停車或人員下車逗留者,依法舉發開罰。

IMG_3090.JPG

天池-中之關  地址:高雄市桃源區南橫135K處  費用簡介:免費參觀

景觀特色:南橫公路重要地標,終年不乾且深不見底。

服務設施洽詢電話:桃源區公所 07-686-1132、梅山遊客中心07-6866181-3

遊程建議:山區氣候多變化且晝夜溫差大,需自備雨具和禦寒衣物。

停車場:長春祠前(台20線)路旁有劃設停車格。

IMG_3091.JPG

【交通資訊】

1、由西部前往:行駛國道1號(中山高)→於鼎金系統轉接至國道10號(高雄支線)→於25K處(里港)方向下交流道→續行屏10-2鄉道約3公里後靠左直行江南路(堤防道路),後朝高103鄉道(龍肚)方向(龜山街)→繼續行駛至台28線(中華路)→右轉後循台27甲、台27線、台20線約82公里之蜿蜒山路後即可抵達『天池』。

2、由東部前往:行駛台9線至台20甲或台20線74公里之蜿蜒山路後即可抵達『天池』。

《延伸閱讀》

2021年高雄《南橫之旅》日識茲部落、明壩克露橋、梅山遊客中心、長青祠

高雄六龜《不老溫泉渡假村》、《美崙山溫泉渡假山莊》住宿及泡湯

高雄【台版東京淺草寺】─彩虹山《六龜大佛》天下第一手『如來神掌』

高雄《美濃湖》揪愛稻美濃─漫遊在環湖步道『美濃心樂園』揪愛來放閃

高雄鳳山《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熱氣球造型‧演繹城市藝術光廊

高雄鳳山《大東濕地生態公園》夢幻綠樹鏡面倒影‧城市版的忘憂森林

熱帶島嶼風緩緩吹入《高雄港都水花園》營造熱帶花園城市的森林秘境

高雄【大港橋】全台首座水平旋轉橋─駁二最新超吸睛IG打卡免費景點

高雄市彌陀區『南寮漁港海岸光廊』─心心相印、情定今生

《高雄市湖內區》大湖『蕃茄會社』鳳凰花─2020年IG上最火紅的景點

《高雄大寮》南島舞集─癌母領團舞出愛子遺作『卡太歐戰神舞』

【高雄大樹】高屏溪舊鐵橋濕地公園─漫步在舊鐵橋鐵軌上的天空步道

高雄火車站、高雄捷運─『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一日遊

高雄火車站、高雄捷運『美麗島站』一日遊

高雄【大魯閣草衙道娛樂購物中心】─集美食、購物、逛街、玩樂樣樣俱全

高雄─旗津老街、2019 旗津黑沙玩藝節

高雄IG爆紅打卡景點─旗津海岸公園『彩虹教堂、金色海珍珠巨大貝殼』

【高雄IG打卡熱點】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公園『椅子樂譜』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鐵道藝文區

高雄那瑪夏區神秘之地─台灣獨立國『錫安山』萬民朝聖的聖山

高雄六龜─寶來『嘉寶溫泉渡假村』住宿泡溫泉

高雄六龜─寶來花賞溫泉公園、浦來溪頭社古戰道

高雄六龜─『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峰峰相連媲美桂林山水

高雄六龜─遇見絕美婚紗秘境『新威森林公園』桃花心木之美

arrow
arrow

    賓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