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篇!當我們在台東自然山海景觀『國際地標海濱公園』及IG打卡聖地『台東阿伯小白屋』拍照打卡之後,接著我們來到位於中華路一段的『168活海鮮餐廳』吃晚餐,吃完晚餐後就直接進入台東市,晚上則在中山路的『松夏大飯店』住宿休息
『松夏大飯店』座落在美麗的城市中心,可以輕鬆前往市區各大旅遊景點、悠遊台東『正氣路夜市』,品嚐台東著名小吃,從飯店出發到縣內各熱門景點,交通方便且快捷。經濟實惠的『松夏大飯店』是來台東從事商務活動,或是休閒旅遊的最佳休息地點,慵懶放鬆的渡過美好假期
夜色來臨,正是逛街的好時機,台東市夜晚有很多景點不怕無處去,晚上住宿的『松夏大飯店』剛好緊鄰『台東舊火車站』及『鐵花村』,可逛的地方還有位於正氣路的『台東觀光夜市』,現在就讓我們來『台東舊火車站』及『鐵花村』走走逛逛吧!
2014年『流浪到花東5天4夜遊』時,我還曾逛過『四維路夜市』,但『四維夜市』只有星期日才有營業,且整條夜市有營業的大部份是水果攤,只好選擇一家生意很好的魯肉飯攤,但該攤卻是座無虛席,轉而到隔壁吃海鮮烏龍麵,那碗海鮮烏龍麵就成為我當晚的晚餐
首先我們先來逛『台東舊火車站』,『小胖』與『落腳仔』扮演剪票員及乘客,來一段進匣門剪票的動作,進入『台東舊火車站』後,月臺上還有『朱自清』的『背影』雕塑,回憶有一次父親送他上火車,為他費力地去買橘子時的背影,令他至今仍不能忘懷,把父親對子女的慈愛和關懷表現得非常深刻
『臺東舊站』原為臺灣鐵路管理局『臺東線』的終點,2001年5月31日廢止後由『臺東新站』取代本舊站地位。『臺東舊站』轉型為『台東鐵道藝術村』,為臺東市的旅遊景點之一
『台東舊站』建於1922年,稱『台東驛』為木造結構建築,原本是鐵路『台東線』的終點,隨著經濟發展與時代變遷,鐵道由窄軌轉變為寬軌,『台東舊站』也由木造建築改建為水泥站體至今
1982年東部鐵路拓寬後增設山里、卑南兩站,1991年南迴鐵路通車,卑南站改稱『台東新站』,2001年裁撤新站和舊站間的連線後讓『台東舊站』正式走入歷史
擁有80年歷史的『台東舊站』,除重現車站、月台、貨運倉庫等早期台鐵車站風貌,更成為集歷史、藝術以及休閒旅遊的多元化空間
『臺東舊站』原候車室改裝成『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可惜成效不彰,成立不到三個月即裁撤。2015年6月19日,改建為『臺東轉運站』,整合所有公車路線並設有七個搭車月台
『台東鐵道藝術村』以鐵道文化展現、藝文活動表演及旅遊資訊服務為主,舊站區內原有的倉庫也以不同的功能做定位及發展,包括與鐵道相關的展示空間『黑倉庫』是鐵道迷專屬的交流場所
253號倉庫、261號倉庫、275號倉庫原為貨運倉庫,現今作為藝術家工作室與創新交流的展示場所,遊客隨時可近距離的與創作者交談互動,讓藝術更貼近生活
古樸的『機關庫』建於1919年,屬日式建築,是東部僅存的半木造結構車庫,現在也是表演者的最佳舞台
『台東舊站』站區內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與鐵道文物,在政府推動的鐵道藝術網絡計畫下,讓原本閒置的空間搖身一變成為藝術人文的新標的,加上鄰近的『鐵花村音樂聚落』,期望能吸引更多遊客到台東旅遊
由『台東舊火車站』站區改造而成的『台東鐵道藝術村』,融合了歷史建築、人文藝術與休閒旅遊等多種元素,讓功成身退的『台東舊站』成為了聚集藝術家的創作空間,也成為台東市區另一個觀光景點,為晚上消磨時光
『鐵花村音樂聚落』位於台東市鐵花路與博愛路交叉口,鄰近『鯉魚山公園』,由台鐵貨倉宿舍改造而成,是一個結合音樂藝文展演與文創市集的聚落
『台東鐵道藝術村』又稱為『鐵花村』,是由台鐵貨倉宿舍改造的『鐵花村音樂聚落』,聽著原民歌手高亢清亮的創作,享受山海文化孕育出澎湃的歌聲,喝上一杯鐵花吧的臺東特調,偷得浮生半日閒
走訪『鐵花村』,可以發現這個由在地音樂人和藝術工作者所打造的人文空間有多麼熱情,從週三到週日每天都有現場音樂演出,除了當地民住原所呈現的音樂與活力外,還會邀請台灣各地具代表性的歌手來交流
而一旁的假日慢市集,販售著獨特的手作小物、農特產品,不妨與創作者、小農們聊聊天,感受台東人的熱情與樂活自在的氛圍
以音樂為主軸的『鐵花村』,可說是台東新興的音樂集散地,即使沒有音樂演出,在老樹及大片綠地的包圍下也處處都是迷人好風景,獨特的氛圍讓人體會台東純粹慢生活
夜晚的『鐵花村』,月光下的創作人正在嘶吼關於生命的領悟,或著低吟輕唱他們的故事,在這裡,請用盡全身的感官細胞,跟著節奏搖擺,音樂沒有國界
『鐵花村音樂聚落.慢市集』,成立於2010年7月,是由『台灣好基金會』結合台東音樂人和藝術家共同打造的地方,從荒煙蔓草中慢慢地紮根、成長,在充滿音樂能量的東台灣誕生
從在地扎根,整合當地人才與相關組織,協助在地文化的永續發展,走趟『鐵花村』,感受生命存在的最美好,自我身心靈的全面透視
『鐵花村音樂聚落』的旁邊,由50個貨櫃屋組成,還有美麗的波浪屋頂
『鐵花村』為轉型後的台鐵貨倉舊宿舍,夜幕降臨,漫天的彩繪熱氣球燈海,照亮了屬於浪漫的情懷。越夜越美麗的『鐵花村』,成就簡單卻迷人的在地人文新聚落
主要有『音樂聚落』、『鐵花小舖』、『假日慢市集』等三大主軸,環繞著台東在地文化的主題,獨具魅力地呈現出隨性、自然不做作的氛圍,吸引旅人們駐足於此
音樂聚落的呈現像是海洋,連接了不同的島嶼和國度,讓人們在此相遇,從素人到專業演出,人人都有機會在這裡分享,音符就像地上的草一般,自然地冒出芽,再慢慢地擴展開來
戶外的大草地上,來自台東各地手作達人和小農組成慢市集,以『慢』來命名市集,希望旅人們可以放下自己原本的生活步調,深刻感受這兒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台東鐵道藝術村』不只可以逛還有得吃,這是一家連鎖店的『烤大爺』烤肉串專賣店,主打中央廚房嚴選食材更加衛生,直立式烤爐、紅外線加熱無碳煙困擾,半開放式廚房可以看到處理過程。地址:台東縣台東市鐵花路342號。電話:08-9341608、營業時間:17:30~1:30
在『鐵花村』的演出節目單上,可以看到許多原住民音樂人的名字,由於臺東是原住民音樂人才及創作能量最豐沛的地方,為了培育、珍惜這個土地上的音樂資產,鐵花村給了臺東原住民創作人才一個自由發表的空間
晚上除了可以來這裡晃晃外!還有殺記憶體的燈籠高高掛,街頭藝人,手工藝販賣,還有貨櫃屋市集!裡面的店也很有趣!還有小米酒調酒也很有特色!這幾年『台東』真的對於觀光的用心由此可見!
以在地藝術創作結合大片綠草地的『鐵花村』,自然悠閒,高大如傘的老樹,吸引不少遊人佇足觀賞。假日的慢市集,你可以放慢忙碌的步調,買到獨特的手作小物、美味的點心,以及健康的在地新鮮食材,停下腳步與這些創作者和小農們閒聊,聽聽每件產品背後動人的小故事
一個以在地支持在地的音樂能量集地,一處音樂文化與在地創意的空間平台,以村落為名為『鐵花村』,讓回鄉青年有一個創意想法交流的地方,讓旅人輕鬆參與在地的場域
台東的文創聚集地裡面有許多文創小店,晚上有許多點燈的熱氣球蠻美的,拍照起來很漂亮。路邊也會有一些街頭藝人表演,很適合夜晚來這裡散散步,走累了旁邊還有一些餐廳跟半開放的酒吧可以休息非常不錯的一個地方
一條不長的『鐵花村』,但每走一步都是驚喜;有特色文創小物、在地美食、臭豆腐、檸檬咖啡或好喝的啤酒、以及現場拉小提琴的街頭藝人等,讓旅客駐足逛逛許久,也會讓你處處探索與滿滿收穫
很有特色的地方,晚上有一些小攤位賣文創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台東原住民手工做的,還有特色餐廳,賣拌手禮的店,而且就在台東轉運站旁,交通方便
除了假日的慢市集可以逛逛之外,平日的晚上也能逛逛鐵花好店,來自臺灣各地手作創作者的自創商品,以及原創有聲出版品,讓人可以在鐵花村演出以的時間和場域,認識島嶼的音樂與故事!
還有漫畫人物『米粒大叔』家族也入籍台東,成為台東縣觀光大使,米粒家族為台灣團隊『阿克騰創意』的原創角色,成員包括媽媽、爸爸、女兒、兒子及寵物小米柴犬,以充滿話題的天生老臉米登場與結合上班族、家庭生活的獨特米粒世界引爆人氣,目前每周均在『LINE WEBTOON』上連載漫畫,去年並榮獲LINE韓國母公司NAVER的漫畫最佳新人獎
平日沒有表演的鐵花村,亦適合優閒地散步,樹林下透出的層層光影,緊湊的步伐也因此舒緩了
夜晚的『鐵花村』,月光下的創作人正在嘶吼關於生命的領悟,或著低吟輕唱他們的故事,在這裡!請用盡全身的感官細胞,跟著節奏搖擺,音樂沒有國界
鐵花村、音樂聚落、慢市集 地址:台東市新生路135巷26號
電話:08-9343393 營業時間:(一、二公休)
音樂舞台:三-六 20:00 – 22:00 日 19:30 – 21:00 (節目表點我)
鐵花小舖&鐵花吧:三-六15:00 – 22:00 慢市集:五-日16:30 – 22:00
《延伸閱讀》
台東自然山海景觀─國際地標(海濱公園)‧IG打卡聖地《台東阿伯小白屋》
台東必去IG《伽路蘭遊憩區》蔚藍海岸、第一道曙光與漂流木裝置免費景點
台東市《小野柳》擁有造型多變海蝕景觀及奇岩怪石的『富岡地質公園』
【台東太麻里】多良車站─在全台最美的車站‧眺望最美麗的太平洋
屏東《海大大山小小》休息站、台東─草埔隧道、安朔高架橋、金崙大橋
公司員工花東三日遊~台東日暉國際渡假村、伯朗大道、金城武樹、天堂路
公司員工花東三日遊~休息『枋山遊憩區』、首站『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吃素!
【台東景點】射馬干圳生態園區、華源觀景台、金土咖休閒莊園、會走路的樹
台東市─住宿『鮪魚家族飯店-台東館』VS晚上逛『台東鐵道藝術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