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篇,拍完古崗湖獻臺山上的『漢影雲根』碣後,續走珠水路到金門城遺跡中的『東門』,但我在網路上曾經有看過一處明朝古街遺跡,就像古裝電影畫面上,車夫穿著無袖麻衣,敞著胸膛,拉著板車,那木車輪在車轍道上發出轆轆的聲音,市街上人聲鼎沸,雞鴨還不時的從木車輪下飛跳的那一幕,仿佛真實情境在這車轍道上演一般的真實
上圖是我去年回金門時所拍,金門城建城於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一直為金門的政經中心,直到清康熙時才逐漸沒落,後幾經戰亂,金門城四個城門原貌俱已改變,東、西、北三個城門其原本石材都被國軍挖去建碉堡,所以這是因應珠水路行駛公車而改建後的東門樣貌,東城門旁邊的土堆正是昔日城牆的遺蹟,當我到了這東城門下時,仍不知『明遺古街』要往何處走,經詢問一對嬷孫仔才知由『古城國小』大門口往左走就到了
『古城國小』大門前左轉的道路很小,約只有一部小客車行駛的寬度而已,到了一間『迴向殿』後再問上圖中的那位婦人,才確知這裡就是『明遺古街』遺蹟,可是首先我看到的古街這一頭土造的房子,一度讓我以為這些房子就是昔日的豬舍或牛欄,懷疑這些房子在我小時候,就已經普遍存在及非常熟悉的房舍,怎可能會是年代已久的明代古街遺蹟,而『迴向殿』後方有一尊金門城風獅爺,可惜當時並不知情
古街的另一頭就是北城門,金門城北門外『明遺古街』為金門城北門外的古市街,長約135公尺,建築為連棟店屋組成的街屋形態,靠近金門城牆的一側為南端,稱為『街頂』,以嶽帝爺宮為端點,嶽帝爺宮背倚城牆。另一側稱為『街下』,端點為王公宮,與嶽帝爺宮兩廟相向。其後嶽帝爺宮年久失修,將神祗移往王公宮,王公宮則重修為今『迴向殿』。而現在這裡就是『街尾』
右手邊有一棟『黃天佑紀念館』,黃天佑出生於清光緒22年(1900年),小時候全家移往新加坡,十幾歲與來自鼓浪嶼的林文慶醫生習醫,後到華商陳嘉庚的橡園當管理人且成為股東。29歲(1928年)返回金門以行醫為業,民國22年(1933年)集資蓋好番仔厝才搬回金門城,以正廳為『醫生館』為鄉民服務,可能是金門最早的西醫,41歲(1940年)因腸炎意外過世。黃天佑洋樓與金門多數洋樓興建時間相近,形式差異在於其『帕拉迪奧式樣』的建築風格,對稱集中的古典主義佈局,強調建築整體與局部、其比例形塑出端莊樸素而又高雅的氣質
金門縣府為了金門城『明遺古街』風華再現,經過兩年多修復與活化再利用工程,利用古街裡三棟示範建築,展示主題館並做為旅店推廣觀光之用,一號旅店『明遺古街故事館』、二號旅店『酒鄉文化館』及三號旅店『黃天佑紀念館』,三號旅店『黃天佑紀念館』一半介紹創建人黃天佑醫生的生平,從他的家譜、一生經歷,還有外地習醫說起,並且附上一些珍貴的老照片,另一半則做為民宿用途,房價從1800~2800元不等,無租借交通工具的房客,可於訂房時告知班機或船班時間,由民宿為您安排接送服務並酌情收費
走到『明遺古街』的街頭,右手邊是另一間二號旅店『酒鄉文化館』,館內藉由酒類相關產業的小酒館經營、傳統產業體驗、高粱酒的相關展示,帶動金門城特有的文化產業並做為民宿之用。古道總是能引發人們浪漫的情思,古今中外多少美麗詩文都因古道而生。然而伴隨古道而來的意象卻多是蒼涼的,『老街』給人的感覺就親切多了,姑且不論那些經過刻意營造,販售懷舊感的老街,許多老街都曾有過一段過往風華,而這些風華都會以各種方式被老街記憶著,最常見的記憶方式,就是老街上表現出不同時代的特色建築
金門城北門外的『明遺古街』寬約三公尺,中央有寬一公尺的花崗石鋪面,過去此舖面為零星石塊鋪設,兩側為夯實的土路,故雨天時行人皆行走於石頭上以防泥濘。後因戰亂摧殘,路面受損,兩側住家感於行走不便,每戶出資900元配合政府補助修補此街,將石塊間隙縮小,並將土路鋪上水泥,石路兩側鋪設四十公分寬的撤車道利於行走,而今的轍車道上承載著金門的風情,行走於上讓人盡情享受陽光與涼風的洗禮
在二號旅店『酒鄉文化館』的對面,則是一號旅店『明遺古街文化館』,館內展示金門城的歷史脈絡和居民生活,並做為民宿之用,為金門縣登錄的歷史建築,經金門縣文化局整理修復3棟建築示範,作為主題展示館,於民國100年完成。目前委外經營中。『明遺古街故事館』屋主為金門城陳家,最初由大陸永春遷居至金門的斗門,在明末期間因金門城水質佳,適合製作豆腐的關係而遷入。民國初期陳家在此居住並以雜貨行、油坊、蔗舖販售為業。有『臺閩第一街』之稱的金門城『明遺古街』,相傳在明太祖時期即已開闢,迄今有600餘年的歷史。當時不但為交通要道,更是農產、漁產及各民生物資趕集的重要場所,也有『賣菜街』的舊稱
目前金門城北門外明遺古街上主要建築以一層樓的長條型傳統店屋為主,整個範圍內計有店屋二十四間,其他尚有宮廟(迴向殿一間),傳統一落四櫸頭五間及傳統二落建築一間,部分民居已改建為兩層樓以上之鋼筋混擬土建築。原本街道的東西南北四處出口都設有隘門,白天開啟作為市集,夜間則關閉讓街區形成一閉鎖防禦空間,如今只剩古街北端的街下出口及西邊巷弄內還留有石條遺跡
『明遺古街』為金門千戶所城北門外市街,約成形於明代中葉,為台閩現存最古老的歷史市街,街道呈南北向,長約135公尺,中有亂石車轍道,前後原各有一廟,兩側為長形店屋建築,為二進式、三進式天井空間類型,且有隘門防禦設施,清末至民初,南洋僑匯興建一座二落大厝及番仔厝,亦具特色。目前整個街區大致保存了明末清初之建築風貌,極具歷史價值。以上為『明遺古街』說明牌的全文。而就在一號旅店『明遺古街故事館』旁的就是『北城門』
明洪武年間江夏侯周德興戍海疆,建築金門城以禦倭寇。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總兵陳龍移駐後浦,金門軍政、經濟中心逐漸轉移,包括金門鎮總兵署、浯江書院紛紛設立,地方官員及鄉紳亦捐資修築海堤、城隍廟、奎閣等,地方經濟也蓬勃發展,構成今日城區的主要區域。1655年,在文台寶塔和茅山塔引導下,一艘歐洲商船出現在金門南方海域。那時,海翁汕還沒沈沒,有人在沙洲上定置網作業。吸引外國人目光的,除了舢板和戎克船外,還有矗立在高地上的『金門城』
這座城是為防禦倭寇而建立的。大明政權成立時,東南沿海就出現倭寇。剛開始朝廷無力對付,等西南局勢底定之後,朱元璋才緩過手來,命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這位皇帝的兒時玩伴,將海防規劃為五衛、十二所。在浯州嶼上的金門守禦千戶所設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受泉州府永寧衛管轄。築城工作應在千戶所設置後不久,據說取〝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命名為『金門』。城周長630丈、寬1丈、高1丈7,築4座城門,各建城樓,西、南、北有月城,城外環以濠溝
北門位於燕南路上,照片上的北門是背面,正面有樓梯可以登上城樓頂,觀看城門內明朝遺留下一整排井然有序的古市街,另一面珠水路則是前往南門的舊金門酒廠,以及『葉華成紀念館』,還有文臺寶塔跟西門城
舊金城共有四個城門,金門自古即有『要丁東門外,要富西門外,要興南門外,要官北門外』的諺語,從這句古諺就可以知道,東臨的古崗人口興旺,西方的水頭則是僑商匯集的賺錢處所,南門外是港口,要商業興盛當然就要往那兒走,北門緊臨燕南山燕南書院,是讀書求功名的地方,頗為有趣,住久了自然會感受到不同城郊的文化
周德興在福建三年,修築了連金門城在內共十五座城,一生功業也畫下了句點,朱元璋召回這位年近古稀的開國元勳,並沒給他太多的養老時間,就循了他兒子的罪名,一起讓他們離開人生舞台。也許建城之前,金門城區已有聚落。有了城牆給人們穩定的力量,城內的人文活動也有了重心。有了駐軍,商業消費吸引了許多移入的人口,本來只有官署,營房、軍械局和金門所倉的金門城,十字街於是開始形成
當外國商船看到金門城時,正是大清與明鄭對立的時期。那時城樓依舊高聳,在戰爭威脅下,並沒到影響對外貿易。港口在南門外,貨物進城,主要街市在南北門之間。東門城外的附廓也形成了,市囂鼎沸,但當時倭寇盛行,大清政府發出畫界遷民的禁海令,但絲毫影響不了明鄭對英、荷的貿易。等到金門二度易手,金門城的厄運才開始降臨,居民被迫遷徙往內地移,城池因此而漸成廢墟
康熙二十年(1681年),首任金門鎮總兵『陳龍』屬意後浦才子『許獬』讀書的地方,以金門城頹圯為理由,把總兵署遷到叢青軒,即現在的金門鎮總兵署,後浦(今金城市街)變成金門政經中心,千戶所城從此走出歷史
國民政府轉進台灣時,金門成為最前線,戰地政務優先反共準備,金門城牆的石材,成了國軍的構工軍事建碉堡最好的石材來源,地上建築拆卸得體無完膚,連風獅爺的基座,以及民家的門板無一遭殃,因為當時金門有四缺水、缺糧、缺路,缺樹,而為了能在短時間內建起防禦工事,一紙軍令就連民家的門板及墓碑都給拆了
所以金門城遺蹟的古城門,是後來因應金門觀光而從新建立的,但雖有了記憶著金門城的模糊外觀,本來城牆的形式還是莫衷一是,只好各自表態,所以除了東門因應公車行駛而把門建大一點外,其餘東、西、南、北各城門均不相同,各城門經修復以仿古的新貌各峙金門城的三方交通要衝,其中西門仍保留在舊金城標誌碑旁;北門則設登城步道,讓人居高臨下遙想300多年前的舊金城。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金門瓊林村『一門三節坊』、『伯玉路風獅爺』、『王大夫一條根文化館』
金門金寧鄉─『北山古厝群』、『北山上的絕響─古寧頭喊話站播音牆』
珩厝松濤山莊民宿、欽旌節孝坊、中蘭風獅爺、金門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銘傳大學金門分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