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9日又是出遊的好日子!而此次要旅遊的地方,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台北『擎天崗』,很少去北部旅遊的我們非常期待,期待這2天1夜的旅遊,為我們創造無限的回憶
早上6點40分還是一樣在老地方集合乘遊覽車出發,本來我們夫妻2個人都是最後一站,一上車之後就是直接上國三高速公路,但由於此次旅遊地點是讓人朝思暮想的『擎天崗』,所以在台中交流道及新竹科學園區還有2處的人要接
當然我們一上車之後,斗六地區的團員就已經到齊,領隊『阿吉』開始分發早餐,導遊『萍姊』也開始倒咖啡,這樣的旅遊方式有誰會說不及格的,吃飽喝足了,精神也就跟著來了,領隊『阿吉』為我們精神喊話,大家準備好了嗎?are you ready?OK!
在台中快官轉74號道路,於中清路中油『恩光加油站』接到了其中一組人之後,緊接著再轉上國一高速公路,早上7點50分來到了『泰安休息站』,免不了又要讓我上洗手間,只是全台高速公路休息站都在整修廁所,所以又是大排長龍
然後在『新竹科學園區』接到了另外一組人之後,早上11點來到了基隆『八斗子漁港』,但我們不是要來買漁獲,最主要的行程還是一處可以讓人忘記煩憂的『望幽谷』,聽說景色非常的美,是一處可以放空、看海、及拍照的好地方
但由於『望幽谷』需要較長的遊覽時間,所以導遊『萍姊』先安排我們來參觀基隆市『海洋科學博物館』之一的免費『區域探索館』,參觀完『區域探索館』之後再去吃午餐,吃飽飯再來遊覽『望幽谷』,這三處都在『八斗子漁港』周邊,很容易視情況而調整
基隆市『海洋科學博物館』是位於基隆市中正區,館區依山傍海,西鄰八斗子市街與八斗子漁港、東接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有省道台2線(濱海公路)及台鐵深澳線經過,總面積約48公頃
1980年代,政府在推動十二項建設計畫的背景下,籌設兩座以海洋為主題的國立博物館,一座為屏東縣車城鄉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海生館),另一座即為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的『海洋科學博物館』(海科館)
『海洋科學博物館』共有三個館區,即『海洋科學及科技展示館』、『海洋生態館』、『區域探索館』等三個館,『海洋科學及科技展示館』及『海洋生態館』這2個館均需收費參觀,惟有『區域探索館』不必收費,是免費參觀
進入到『區域探索館』內由學生志工引導,於展示廳先觀賞一段影片,影片主題為:『美麗與更迭』。在海洋的孕育下,這塊土地上有鬼斧神工般的美景,而在人為力量介入後,今昔海岸已有全然不同的風貌
本展項主要透過視聽多媒體的呈現,讓遊客一覽在八斗子區域不同時節、四季變化的自然美景,不論是仿若鳶鷲御風飛行,飛覽八斗子區域特殊的山海環抱之海蝕崖、岬角海灣地形、或是欣賞變化萬千的海天綺色、或季節限定的翠綠海藻海岸、或秘密花園的海底生態
當然名列『基隆八景』的『八斗夕照』、『社寮曉日』這些不容錯過的絕佳景緻,都將在此展區裡一一呈現,而展區地坪的設計,也傳達了展廳的重要意圖,這個廳屬於這整個區域的人民所有,所有人都可以在此空照圖上辨認出自己的家,以凝聚地方向心力
從海洋大學到八斗子這片海岸,早期是一片蜿蜒的海灘,隨著人為力量的介入,自然海岸已變化、切割成公路、學校及數個漁港,此展項也將說明眼前這片大好美景背後所曾經歷的滄桑與破壞,期待為海洋生態與環保復育提供省思與借鏡
從蜿蜒到稜角的海岸,如同從八斗子到和平島這一段的海岸線,原本是蜿蜒的,有礁石、海蝕棚、小島、沙灘等的自然海岸,數十年的建設後,為了因應大小漁港的發展、以及防波堤的興建,海岸已經充滿了稜角;而『海科館』所在的八斗子地區,也因北火電廠的興建,從島變成半島;而『八斗子漁港』在建港前是一片美麗的金黃沙灘
『潮境公園』與『復育公園原』本是美麗的天然礁岩海岸,民國60 年代成為垃圾掩埋場與水肥處理場,『海科館』進駐後才蛻變成今日的公園;『海洋大學』亦歷經兩次填海造路,方能滿足學校之空間需求
這幾個案例僅是臺灣海岸利用現況的縮影,我們期待透過本展示,引領遊客進一步思考,人為力量對於自然環境改變之影響,過去的事實已無法改變,但未來臺灣海岸的變化,卻操之在你我的手中
接下來蠟像觀賞的主題為:『活力漁村』。此展項將呈現八斗子區域特殊的產業及人文特色,透過大型造景與劇場的結合,參觀者可走入漁寮欣賞並融入舊時代漁村的時空,重返八斗子漁村的生活
整體蠟像劇場以夏天半夜至清晨八斗子漁港的景象為模擬造景,背景是遠山及海灣,近景為分段式造景,分別為漁船靠岸、卸漁獲、父親分魚、母親在漁寮生火煮魚、孩子協助挑柴生火、岸邊曬魚曬網等,現場呈現一個家庭忙碌的夜晚,帶領參觀者從村民的角度,回憶童年的海灣生活
『今昔漁寮的對比』。現場提供遊客乘坐觀賞劇場展演的漁寮,是仿造八斗子早期的漁寮,當時的漁民大多在船主家旁邊搭蓋小屋,作為漁船作業返航後處理魚貨的地方,處理魚貨的人也以船主及船員的家屬為主,國民政府時期,已有人在沙灘邊搭蓋漁寮,以方便就近等候漁船歸行及爭取魚貨保鮮的時間,但多數漁寮仍分散在聚落中
1960年代後,專門處理魚貨的漁寮漸增,到1970、80年代時,處理的魚貨已不僅限於八斗子漁船的魚獲了。今天漁寮已經成為八斗子一種特有的,在北台灣罕見的小型魚獲加工廠聚集之處,走過八斗子聚落時,隨處可聞到陣陣魚香味,也代表八斗子人吃苦耐勞,所以還能夠維繫漁寮這種辛苦行業的存在
新船下水可謂漁村中特殊且熱鬧非凡的活動之一,早期訂製新船,船主需自行採購木材,再委託造船師傅製作,在新船下水典禮時,船上會掛滿其他船主或親友鄰居祝賀所送的新漁旗,進行『安龍目』(開光點睛)儀式後,便會進行試航
將船緩緩駛入海中後,待依照習俗於港外繞行數圈後,再駛入港內,此時船主會從船上丟麻糬下來,讓村民搶接,象徵魚群食餌大豐收。除此之外,主題亦包含了『魚訊來了』及『宗教節慶』等展示內容,讓參觀者認識八斗子地區最具特色的焚寄網漁業之演進,及在地別具特色的各式宗教節慶活動
『阿嬤說故事』在此展項中,將復原八斗子地區特殊的咾咕石作成的房屋及周邊環境,包含雞舍、水井等、屋中桌上擺放家常菜餚、牆上設有螢幕,配合阿嬤說故事互動,屋外門口吊掛著本區域特殊的『海女』採石花的配備,具體呈現漁家生活樣貌
『阿嬤說故事』的內容將包括早期八斗子漁家特殊活動及漁村媽媽辛勤堅毅的生活點滴等,將以口述歷史配合互動多媒體影像呈現
最後一個單元是『我們的故事』,這個展項將保留給所有社區民眾參與,展示內容則主要以物件、生活文獻、及生活影像等組合配置,交織成一面多層次的生活記憶牆,表現出在地的風情,也讓參觀者能分享當地的生活點滴
冀望能夠取得居民認同感,也讓遊客了解、感受漁村居民想要呈現的本地風情。海洋的孕育下,這塊土地上有鬼斧神工般的美景,而在人為力量介入後,今昔海岸已有全然不同的風貌
1989年9月行政院核定『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設址於八斗子。1990年設置海科館籌備處。其中做為全館核心的主題館區位於已關廠的台電北部火力發電廠,此廠興建於日治時期,是當時台灣發電量最大的火力發電廠
2003年『海科館』籌備處成立時設於鄰近的『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遷入館區內的『容軒』。2008年11月17日再遷至館區內的『潮境海洋研究中心』。其後陸續完成潮境工作站、環保復育公園、潮境公園、八斗子公園等設施,於2012年6月起分期開館。2013年完成所有工程,並於同年12月30日舉行主題館開幕典禮
2012年5月『海科館』仿效屏東『海洋生物館』的營運模式,以OT模式(另海洋生態展示館採取BOT模式)委託高雄造船商慶富造船子公司慶陽海洋企業經營,特許時間為29年。2015年2月8日『海洋生態展示館』動工,由英國福斯特建築事務所設計,預計2018年完工啟用
海洋科學及科技展示館,內包含『水產廳』、『兒童廳』、『海洋文化廳』、『海洋科學廳』、『海洋環境廳』、『深海廳』、『深海展示廳』、『深海影像廳』、『船舶與海洋工程廳』等展館
海洋生態館(水族館):將以BOT方式委外興建營運,預計2016年底開幕。IMAX 3D海洋劇場:可容納300人,螢幕高約22公尺、寬約29公尺,是目前全國最大的IMAX銀幕。於2012年12月28日對外開放,2013年1月14日正式營運,採購票入場。區域探索館:則以美麗與更迭、活力漁村和我們的故事為三大展示主題。於2012年6月30日試營運,9月1日正式開幕,採免費參觀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之『區域探索館』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漁港三街
電話:02 2469 6000#6010 免費參觀
平日開放時間9:00至17:00;假日及年節期間1/28-2/1(初一至初五)延長開放至18:00
海洋科學及科技展示主題館票價:全票200元 海洋生態館海洋劇場票價:全票120元
參觀完『區域探索館』之後,接著我們來到北寧路的『九八八生猛海鮮餐廳』吃中飯,基隆是以海鮮聞名的海港,來到這裡當然就得選一家有特色的餐廳,聽說『九八八生猛海鮮餐廳』是以龍蝦打出名號,合菜只要988元就可吃到龍蝦肉,只是我們卻沒吃到龍蝦肉,但有吃到曼波魚
為了讓客人吃到當季時令最肥美的海鮮料理,老闆更費盡心思設計出以不同食材為主軸的季節海鮮菜單。基於對海鮮食材的專業認知與鮮度的敏感度,因此【不是好菜不上桌】成為這家餐廳的經營精神。因為菜單都不是固定的,以當季海鮮做菜色,加上老闆會常常發明新菜色,顧客只要親臨現場就能知道,愈多人來吃越划算
我們這一餐有生魚片、油菜花、塔香海瓜子、鐵板曼波魚、生菜鮮蝦鬆、曼波魚味增湯、蝦卷米糕、青椒牛柳等
九八八生猛海鮮餐廳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71號
電話:02 2469 8811 開放時間:10:00–22:00
《延伸閱讀》
【新北市‧深坑區】菁硐車站&深坑老街進行一場美食與味蕾的搏擊
【新北‧瑞芳】猴硐煤礦博物園區─消失的產業【煤礦】與礦工職業病【塵肺症】
【新北東北角】浪跡北宜天涯之『福隆遊客中心』、『三貂角燈塔』
聆聽山和海的對話,為心靈找個歇腳的地方--台北縣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