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柳杉林、天然闊葉林,從海拔1680公尺的嘉義『頂湖社區』,逐步攀爬到海拔1976公尺的『大凍山』頂,一路穿梭而上,林相變化豐富、層次分明。在林中佇足!陽光灑落!晨風抖動!塵埃落定!層層記憶的落葉,片片隨風而起,翻攪成思念的漩渦
是的!沒錯!嘉義奮起湖的『大凍山』日出,雖不如『阿里山』日出那麼有名,但由於相對距離的關係,『大凍山』與『玉山』群峰的仰角度較低,因此有號稱長達3分20秒的日出時間,相較之下『阿里山』、『祝山』的日出仰角較高,日出時間僅4秒,因此嘉義奮起湖的『大凍山』成為最佳觀賞日出的景點
但對於我們這一群不專業的登山客來說,要半夜爬山去賞日出則有困難,所以我們『阿吉旅遊網』選定2018年9月2日早上6點出發,為的只是要欣賞山林之美,尤其四季遞嬗的動植物生態,正也是這裡吸引人的魅力之一
早上8點45分,我們的『阿吉旅遊網』分乘兩部遊覽車,到達嘉義阿里山鄉『頂湖社區』,然後由『頂湖登山口』(南登山口),位於『頂湖社區』旁『觀音石』循產業道路開始起登,此路線較為簡易,登頂時間約40~50分鐘,連拍照休息單趟約1.5小時
這塊巨石就是『觀音石』,位居『頂湖社區』中心,在『大凍山』、『芙蓉山』等環抱下,為一座正面平坦的山形巨石。在『觀音石』前方有一株乍看為櫻花樹,其實只是一株人造花,讓大家圍起來討論了半天,但雖為人造花,整體環境看起來也不突兀
『觀音石』的側面看起來像一尊『觀音佛祖』,故稱『觀音石』。相傳『觀音石』磁場強且靈氣重,遠觀壯闊雄偉,仔細觀察則可發現岩石表面有貝類、魚類等生痕化石紋理,種類豐富,可以推測遠古時期此地應在海面下,經由長時間造山運動而浮出水面,堪稱最佳的地質天然教室
在『觀音石』背面發現許多『野牡丹花』,『野牡丹』為野牡丹科野牡丹屬的植物,又名『山石榴』,因『野牡丹』在眾多野花之中,最為綺麗頗有牡丹的雍容華貴,故而得名
『野牡丹』是一種常綠小灌木,高約0.5-1.5米,可高達3米。莖鈍四棱形或近圓柱形,披淡褐色鱗片狀糙毛。單葉對生,長橢圓形或卵形,先端鈍尖,基部近圓形或淺心形,全緣,葉片堅紙質,兩面披淡褐色糙毛及短柔毛,長約4-12公分,寬約3-8公分
『野牡丹』全株可入藥,中藥名為『野牡丹』,味酸、澀,性涼,歸脾、胃、肺、肝經,能清熱解毒、消炎止血、消積利濕、消食止痢,主治腹瀉、便血、吐血、咳血、月經過多、乳汁不下、腸癰、肝炎、白帶、產後腹痛、跌打損傷及外傷出血等
陽光裡『野牡丹』在光影中,則又有不同的容顏迷惑人心,是顏色的變化,是綠色的葉與葉脈交互疊出線條與葉面的不同圖形,大自然成了最佳藝術師,吮吸花蜜的蜂,同時也幫忙傳遞了花粉,讓生命可以生生不息的在宇宙間流轉
『觀音石』背面同時又另生長著這種花,我不知道這花的花名,長得有點像繡球花
在步道中,從山林樹木中的縫隙望過去,是『頂湖社區』上方的一片茶園,平整的茶園為山巒起伏間增加了線條
『大棟山國家步道』位在『奮起湖風景區』內,是一處於民國75年時闢建的登山步道,近年來更陸續設置涼亭與導覽解說牌,成為完善的國家級步道公園
步道有多處登山口,並有三種不同路線的步道,民眾可依造自身的體能狀況來選擇,步道的最高處有三百六十度視野的景觀亭,可俯瞰玉山、草嶺與曾文水庫的美景,沿途也有許多優美的景致,包括擁有貝殼化石的『明月窟』,宛如流星雨般的『流星崖』以及『石獅象』、『石星花』等鬼斧神工般的自然地形
途中遇一前往『牛樟巨木』的小叉路,距離只有50公尺,遂前往看看。牛樟為台灣原生的珍貴物種,具有獨特的香味,可提煉樟腦,50年代是台灣出口貨物之一,為國加賺取大量外匯,加上有香味可以防蟲,不易腐朽,是雕刻神像和建築的珍貴材料。『牛樟巨木』高31公尺,胸圍460公分,年齡超過350年
『大凍山』一帶原有登山路徑,經大幅整建後,整合成『大凍山國家步道』,或稱為『大凍山國家森林步道』,全程約5公里,為近年來頗為熱門之登山健行路線
其名稱雖有『國家步道』字樣,但在全國步道系統主管單位『農委會林務局』的官方網站中,係被歸頖於『區域步道系統』,而非『國家步道系統』
但全區步道系統都在林中樹蔭的壟照之下,幾乎全程都不會被曬到太陽,走起來相當的舒適。在步道岩壁中又遇到不少這樣的花,只有拍下它的美麗倩影,卻不知其美麗背後的花名為何,後來感恩網友『曉悠』告知為『中華秋海棠』,別稱:中華岩生秋海棠、珠芽秋海棠、球根秋海棠。原產地:台灣。分布:苗栗以南至高雄的海拔90至 1,500公尺處皆可見其蹤跡,惟均屬零星分布,族群數量稀少,且其生長地點多為陡峭之岩壁上較潮濕或蔽蔭處
特徵:為多年生具匍匐莖之草本植物,其塊莖近球形直徑約 2 公分;莖肉質多汁,常帶紅色,可至 50 公分高, 0.7 公分寬,光滑,匍匐莖約 0.4 公分寬, 3.5 公分長,光滑。葉互生,綠色,紙質至近肉質,歪卵形。從苗栗以南至高雄的海拔 90 至 1,500 公尺處皆可見其蹤跡,惟均屬零星分布,族群數量稀少,且其生長地點多為陡峭之岩壁上較潮濕或蔽蔭處,生育環境條件不佳,並有一部分之生育地接近人為開墾地,稍不留意,恐導致消失
之前跟我們去攀爬『鹿林山』的三位肉腳,雖然在攀爬中不時的哀哀叫,但回家後其感覺是完美的,也對爬山健行越來越有經驗及興趣,所以這次『大凍山』之行也參加了,也改善了之前爬山穿裙子的服裝
步道叉路中又遇到一塊大石名為『石獅象』,是一面近似象身,另一面又近似獅子的巨石,不過我倒覺得近似『長毛象』會比較像一點,左邊是長長的鼻子,後面則有一條垂地的尾巴
『石獅象』這裡有椅子可以休息拍照,也可以拍到『石獅象』的尾巴
『石獅象』有一條叉路,直走為明月窟、流星崖、回頭嶺、翠竹坡等絕美景點,但我們沒有專業導遊帶隊,只好走最近又好走的景點
從叉路口右轉往『大凍山頂』還有1.25公里,本來想走『明月窟』、『流星崖』去看看的,因為距離叉路口只有230公尺,但我們這一群不專業的登山客,往往只要多走一段路,就像是要了命一樣的痛苦
不得已只好放棄『明月窟』、『流星崖』的絕美景點,右轉直上『大凍山頂』,從這叉路口開始大路轉為小路,全程都是木棧道
從木棧道開始為柳杉區,筆直的柳杉直插天空
『大凍山步道』為林務局規劃的國家森林步道,路況良好,沿途林相優美,全年平均氣溫約20度,舒適宜人
今天的天氣非常晴朗,由柳杉林下面往上拍張天空與樹梢,有如萬花筒般的美
柳杉林木棧道繼續爬升中
由照片可以看出其坡度不會很陡,算是健行等級的路線
柳杉林木棧道結束,前方又有一塊巨石,據說名為『七星石』,此區巨石太多,不知道有沒有記錯
在本步道地層分類上,屬於第三紀中新世紀晚期的南莊層,主要的岩石可分為三種,包括青灰厚層砂岩、砂岩和頁岩所形成的條帶狀薄頁互層以及深灰色頁岩等
步道沿線可見特殊的地質景觀,仔細觀察這些岩石的表面存有許多海水沖蝕的坑洞,可以證實台灣是從海底浮上來的
走了2500公尺,遇見休息涼亭,到『大凍山頂』的觀景臺還有1450公尺,算是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只剩下三分之一的路程了
步道全長約5公里,為環狀步道,其中有二條支線互相通連,因此這裏規劃三種不同的健行路線,可依照體力、興趣,選擇自已最喜歡的健行路線
這裡有公廁可以上廁所,經過涼亭到『大凍山頂』就不再有廁所了,『大凍山步道』有完善的休息和導覽設施,頗獲遊客好評
休息夠了!也該再度上路,繼續爬吧!給自己加油一下
就這樣一路走一路拍,也不覺得很辛苦
即使汗流夾背,絲毫也不悔衣履上沾濕了一道汗漬,只需喘息片刻,一幅雲蒸霞蔚的身林景致,已然寬慰了旅人摯熱期待的心
為了一解與大山、與日月星辰,濃密而繾綣的鄉愁,這是『大凍山』綿長又頗富哲學意味的美景,為了一賭這幅令人動容的壯麗山容,旅人借由一條高升的森林步道,趕赴這場與山林的清晨之約
在攬盡山林之際,步道兩側綠林掩映處,睭瞅著早起覓食的美麗小精靈,而頭上腳下正透露著造物者在台灣島上雕塑的萬年玄機
這一切的感動,就曲折爬升在『大凍山國家森林步道』不遠處的觀景臺,這不時奔躍而起的驚奇,就高高懸在步道盡頭的『大凍山頂』
1小時30分後,終於爬上『大凍山』頂的觀景臺,今天是假日,有好多組的登山隊伍一起登上『大凍山』,由此可見『大凍山』的熱門程度
我們沿路一直拍照,結果到達『大凍山』頂時,已經有薄霧從山谷中飄上來,過不了20分鐘,整個山頂已被濃霧隴照,就失去了觀景的美
『大凍山』海拔高度為1976尺,小百岳排名中第60名,而此地最特殊之處為日出時間長達三、四分鐘,和阿里山迅速躍升的兩、三秒之日出有著完全不同的景點風情,而且還各具特色
『大凍山觀景臺』具有360度寬廣視野的『大凍山觀日峰』,站在山頂的觀景坪可以看日、雲海、晚霞,並可遍覽山巒和平原景觀
登上山頂瞭望,標高1976公尺視野極佳,東望玉山群峰、阿里山山脈,北眺大、小塔山、草嶺、來吉、豐山,西鄰奮起湖、嘉南平原,南面俯瞰樂野、達邦鄒族部落及曾文水庫,環視四周美景盡入眼簾
在不同季節、不同角度有著日出奇景,不時幻化出奇異的雲影天光,吸引著旅人登高翹首,只為了那瞬間永恆的驚嘆柔珣的晨光溫暖著山之頂,這是『大凍山』一天精采的開始
惟有親臨現場才能感受到山風由寒轉暖的輕拂,霜雪消融在露水中的寂靜,雲從風,風從雲,在追逐的遊戲中廣褒山容,逐漸橫展眼前
朗朗清日,更能體悟到林管處於此高點設置觀景台的用心,據說絕佳的視野,入夜後甚至可眺望嘉義布袋港的漁火點點和山頂天幕的星光遙遙輝映,在阿里山勝景的光環下,大凍山同樣有多元的風貌,多樣的步道規劃,等待旅人親履靈峰
觀日之後,我們拾級而下,體驗步道兩側隨著海拔升降,而出現的不同林相植被,不同風土景致,沿路山風送爽、鳥語相隨,在人工的步道上不見突兀造作,每一步的踏出,都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鳴
大凍山國家森林步道 所在縣市:嘉義縣阿里山鄉 里程:5公里
步道類型:中級山步道 步道型態:環狀 海拔高度:1640~1976公尺
路面狀況:土路、產道、階梯、木棧道 高度落差:約336公尺
所需時間:來回約3小時 難易度:低 最適季節:全年
【交通資訊】
(1)奮起湖走169線公路,在15k處轉進155線道,行駛兩公里到達大凍山的停車場,從停車場徒步上山。
(2)在阿里山公路過石桌的52.5公里處,依路標改駛往頂湖路線,行駛約四公里,即到頂湖社區,停車後依路標可以找到登山口。
(3)搭乘鐵路到奮起湖,由奮起湖步行到大凍山登山口約五公里。
《延伸閱讀》
嘉義竹崎─18號愛情絲路『旺萊山愛情大草原』情人必訪的浪漫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