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呼喚我 山地的情歌
是誰在等待我 上帝的部落
『司馬庫斯』九株神木的山風吹皺在洪荒宇宙的盡頭
遠得要命的上帝部落 當英雄全部退後
一剎那比千年更長久 我們注定相遇在這時候
別說神木只是虛構 明天的鐵腿是我的成就
我的所有~~還需要什麼理由比永遠更長久……
是的!續上篇!
清晨6點從『斗六』出發至新竹『內灣』換乘6部『迷你兔觀光小巴』入山
只在『宇老觀景台』及『司馬庫斯大橋』各休息20分鐘
一路風塵僕僕蜿蜒巔陂
總算趕在中午12點10分抵達『司馬庫斯』神木群登山口
接下來趕緊吃完從新竹『內灣』帶來的便當
12點40分出發往神木方向去
為什麼要這麼趕?
因為從登山口到『司馬庫斯』神木群全程一趟約 5.2 公里
步行來回共10.4公里約需費時4-5個小時
還好全程都只是平緩的坡道
不然可能需費時更多的時間
從登山口到神木群間會經過無數的竹橋
這些都是『司馬庫斯』當地部落居民搭建的
而且還可以看出不時的有在更換竹材及檢修
所以看起來雖簡陋但保證安全得很
走過竹橋之後這裡才算是真正的登山口
剛才那只是補給營地而已
可以看出登山口指示牌上寫著單程5公里
所以如果不想摸黑走路回來那就得加快腳程才行
由登山口旁邊的『神木群路徑指南地圖』可以看出
我門將會在1Km的時後經過『味道溪』
2Km的地方會有休息亭及經過『碎石坡』
3Km處會再有一處休息亭及4Km處有個野戰廁所
5Km即到了9株神木群然後繞場一周返回營地
說實在的!我們這一群不專業的登山客
絕大部份人一生都從沒過在一天之中走過那麼長的路
就算我本人在工廠未退休前每天最長也只走過5公里
而已經三年沒這樣走路的我
一下子就來個10公里的山路真的也頗為吃不消
還好神木群步道沿途景色迷人
把注意力轉向美景也稍稍能緩和不勝的腳力
聽說『司馬庫斯』每年一到秋季的時候
滿山的楓葉染紅了整個山頭煞是美麗
『迷你兔觀光小巴』解說員一直鼓勵我們在那時候再上山賞楓
但我想經過今日神木群10公里的這一戰應該大家都怕了吧!
『司馬庫斯』神木群分成兩個地方
即『司馬庫斯』大老爺神木群及『鎮西堡』神木群
『鎮西堡』神木群又分為A、B兩區
其中以『國王神木』、『亞當神木』、『夏娃神木』為其代表
而我們現在所走的是『司馬庫斯』大老爺神木群
『鎮西堡』神木群則是明日的行程
根據1996年林務局公布的排行
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巨木都位於『司馬庫斯』的巨木區
這兩棵『司馬庫斯』的巨木都屬於紅檜
第二名的巨木周長20.5公尺
第三名的巨木周長 19.7 公尺
後者可以由『司馬庫斯』部落通往巨木的步道來一睹其真面目
其主幹可容納二十多人手牽手環抱
司馬庫斯(泰雅語:Smangus)是位於台灣新竹縣尖石鄉後山
海拔高約1500公尺的一個『泰雅族』部落
居民全為『泰雅族』原住民
由於位處深山交通不便且長期沒有電力供應
曾被稱為『黑暗部落』也是台灣最深山的原民部落
後因發現神木群乃發展觀光現在成為一個重要的觀光地點
距離山下最大也是最近的鄉鎮竹東鎮也要將近三個小時車程
司馬庫斯Smangus
很久很久的古泰雅時代MaKus(馬庫斯)率領他的家族
於bu sasaw東泰野寒山落腳建立部落
後世子孫感念他因此將部落命名為 Smangus『司馬庫斯』
到這裡已經是走了一公里的『味道溪』
『味道溪』上有兩座橋並行『竹橋』及『鐵橋』
竹橋是之前搭建不穩固
後來改為有點類似泰國『桂河大橋』的鐵橋
泰雅族人祖先在遷移的過程中
對於地名多以該地的地形、植物、 感受加以描述後命名
這種描述性命名方式在當時交通不便到處遷徙的情形下
有助於部落間彼此找尋、探訪親友的參考
如鎮西堡(Cinsbu) 的意思
就是清晨太陽第一個照到、終年日照充足、土壤肥美的地方
馬里闊丸(馬里光,Malikoan) 意思就是水源之地
哈盆 (Habun) 的意思就是河谷平坦地
此時我們經過一處茂密的桂竹林
一路上竹影扶疏、林蔭相間、十分舒爽
這裡有簡易的竹椅可供休息
而竹林下方就是為於『塔克金溪』的『司立富瀑布』
而此時正是桂竹的盛產期
地上無不冒出密密麻麻的桂竹筍
但是這些都是『司馬庫斯』原住民的財產
偷摘桂竹筍者每支竹筍將會被罰一萬元不可不慎
而更厲害的是途中我們遇到一位原住民
在如此猶如峭壁狹窄的山路竟然也能騎著越野機車上來
崇拜他的騎車技術與膽量之餘大家紛紛的與他合照
瘋狂程度就差沒有跟他要簽名而已
之後到達2Km處的休息亭
『司馬庫斯』在泰雅語中指的就是銳葉高山櫟(塔塔加櫟)
這種高山櫟普遍生長在現今司馬庫斯、新光、鎮西堡山區
落葉肥沃了土壤
櫟果提則供了動物充足的食物來源形成豐富的生態
也因此地水源豐沛、獵物種類多
吸引了『馬里闊丸』群部分的先祖到此定居
第一眼所見盡是 Smangus 樹便以此而命名
『司馬庫斯』族人早期與山谷對面等地
另一泰雅支族Knazi之間經常發生戰爭
彼此出草(獵人頭)的情形十分常見
也因此村中設有『瞭望台』作為警告防禦之用
在日本時代兩族也曾經發生一場大型衝突
這場衝突之後在日本殖民政府政策要求下
『司馬庫斯』的居民遷往較山下的『新樂村』
即『拉號部落』以及『鳥嘴部落』等地
然後我們來到了2Km及3Km之間的『碎石坡』
『碎石坡』下正是『大斷崖』直達溪谷
遠觀就是像是通往台灣最高峰『玉山』之路
走過此路段驚心膽顫自不在話下
走過『碎石坡』就是一段平緩的林蔭大道
此時山風徐徐吹來陣陣舒爽
日據時期『司馬庫斯』此地屬竹東郡
行政區方面日治時期初期屬於桃園廳大嵙崁支廳マリコワン(馬里光)蕃
稱為スマングス社(sumangusu-sha)
1914年4月1日大嵙崁支廳管轄之蕃地改隸新設ガオガン(合歡)支廳
1920年實施五州制後屬新竹州竹東郡蕃地
但由於居民他遷不再作為大字而出現
經過『碎石坡』不久3km處是一片水蜜桃果園
桃園拉拉山的水蜜桃是全省知名的
但您知道嗎?
其實拉拉山最初的水蜜桃皆是由『司馬庫斯』過去的
因為早期『司馬庫斯』沒有對外道路
都是由族人辛苦背負水蜜桃翻山越嶺到達『拉拉山』出售
最後打響知名度的卻是『拉拉山』
日本時代結束後許多族人再度遷回這個祖先居住的地方居住
1948年『司馬庫斯』族人『余國進』參加附近『抬耀部落』的基督教聚會
從『葉廷昌』牧師手中將日文寫成的『約翰福音手冊』帶回『司馬庫斯』
這是基督教進入當地的開始
此後在許多傳教士的努力下大多當地居民成為基督徒
並於1999年並建立了新的教堂
來到這裡是3km處的休息亭
先鋒部隊可能已快到達神木區
看來我們仍需加把勁才行
『司馬庫斯』由於位處深山交通不便
當地直至1979年才有電力供應
而1991年『司馬庫斯』神木群的發現使得當地的觀光業有發展的契機
對外道路則要到1995年才完全修築完成
在此之前當地居民必須徒步穿越溪谷5個小時
(以當地原住民成人的腳程)到相隔一個山谷的『新光部落』
來取得日常生活的物資以及上學
也由於相對封閉的環境當地才能保留了不少『泰雅族』的傳統生活風貌
及至2013年7月為止居民共有28戶175人全為泰雅族人
部落採以色列集體農場的共同經營模式
將符合傳統價值的經營方法成立九部三會
九部是『農業、工程、文化教育、經濟、研發、人事、環境資源、餐廳民宿』等部
三會是『長老教會、社區發展協會、共同經營大會』進行組織化經營運作
現在來到這裡是4km的『天空之城』野戰廁所
這野戰廁所就跟我當兵時候的廁所差不多
只有到胸部的矮隔間一面上廁所還可以一面欣賞廁所外的風景
記得當兵時最可怕的是那營區廁所
廁所內是兩旁各一條水溝
一條是尿尿用的
另一條是用木板隔起來到腰際間高度的矮隔間
沒有門大家就橫跨在糞溝上面一起上
上面都有很多的蛆在爬動
要上大號之前還必需準備報紙
先將報紙平鋪在那已呈水狀的便便上面
解在上面之後報紙就會慢慢的往下沉
如果沒用報紙鋪在上面就會聽到〝咚〞的一聲
下面水水的便便就會自動噴上來幫你洗屁屁
真的是好討厭的感覺喔!
之後來到這裡已看到了4.5km的指標
表示只剩500公尺就會到了神木區
此時看到這個牌子猶如打上一劑強心針
那震奮的心情也使腳步輕快了許多
最後來到這座橋以經可以聽到山中的對話
前導部隊已經在神木區裡歡呼
此時真的恨不得能夠飛過去
立馬看到經過一路久戰而來的9株神木
來到這裡前方第一株神木出現
老婆正在掏手機準備要大拍特拍了
而右邊樹幹上釘著一張路線指示牌
左邊則有一個9株神木的地圖
需以逆時鐘分向繞一圈就能觀賞到9株神木的樣貌
【第1株巨木】
在新竹的深山中隱藏著一個純淨之地
遺世獨立的『泰雅部落』那就是『司馬庫斯』部落
『司馬庫斯』意指『樹林茂密,獵物豐厚、土壤肥沃之地』
而那地方就是能夠讓族人看到曙光的地方
【第1株巨木】
神木的發現並非憑空而來
因為發現神木有此一說
部落在經歷無電力、無道路、生活貧乏的時間裡
1991 年『馬庫斯部落』的『曾振川』鄰長等人到巴陵地區參訪時
發現當地因巨木帶來的觀光業以及水蜜桃的種植而使生活大有改善
之後鄰長做了一個夢
夢到上帝的一隻腳踏在司馬庫斯的部落
過不多久就發生大地震動、土石崩落
沒多久就有許多人從四方湧進『司馬庫斯』
神應許說:『司馬庫斯』會像『拉拉山』一樣
將會有許多的人潮進入
那人潮將會多到連土石都會跳動
【第2株巨木】
之後鄰長想起先人所說往『鴛鴦湖』方向有紅水及大樹的事
於是在回到部落後發動本地居民前往尋找巨木
經過兩三個月的尋找才發現了壯觀的巨木群
部落透過各種管道對外宣傳使巨木的存在為外界所知
少數遊客也前來一睹巨木的丰采
【第2株巨木】
早期的『司馬庫斯』交通可說相當的不方便
在山下工作的族人仍每周徒步回到部落教會參加主日聚會
為了回家便利這個『夢』同心禱告了五十幾年
現今『神』成就這夢境讓『司馬庫斯』部落
從『黑暗部落』成為『上帝真正的部落』
【第3株巨木】
在對外道路開通之前
『司馬庫斯』的居民要花數小時步行
穿越溪谷到對山的『新光部落』
再利用『新光部落』當地的道路與外界聯繫取得民生物資
發現『大老爺巨木』後帶來了探秘的人潮,
路通了、人來了、部落繁榮了
但『司馬庫斯』仍還是『司馬庫斯』
一個純樸、乾淨的美麗部落
【第3株巨木】
共有九棵巨木的巨木區
是上帝聽到頭目祈禱後所應許的神秘之地
巨大的林木歡迎著我們的到來
這些山的子民一如山的熱情
歡迎您來親近、愛護百千年的歲月
造就它們的巨大、讓它們得以守護這片山林
我們怎能不抱持尊敬之意呢?
【第4株巨木】
在『司馬庫斯』巨木群裡
不像『棲蘭山』的神木群一樣依年齡多寡有名字可以記
所以都只能以數字來標記第幾株巨木而已
假如能夠像『棲蘭山』的神木群一樣標記名字
這樣就能加深對這些巨木的印象了
而在『泰雅族』人認知的『司馬庫斯』巨木群裡
他們不叫巨木為『神木』
因為『神』只存在教堂
只有族人在教堂信奉的『神』才能稱為『神』
所以在『司馬庫斯』巨木群裡都只能稱為『巨木』
【第4株巨木】
巨木的發現也促使『司馬庫斯』道路的開闢得以展開
在道路開通之前居民必須下山至『塔克金溪』溪谷
然後再爬上『新光部落』來對外聯繫費時三至四個小時
民生物資也必須由人背著徒步上下山運抵部落
巨木發現後新竹縣長『范振宗』前來視察並指示儘快開闢通往『司馬庫斯』的道路
這條產業道路在1995年底開抵部落將『司馬庫斯』的發展帶向了不同的階段
【第5株巨木】
巨木群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即為『司馬庫斯神木群』裡的《大老爺》
第8株巨木的《大老爺》為目前台灣第二大神木
樹高15層樓高需24名成人合抱為台灣紅檜
因樹身長了2支樹幹有如手臂張開因有《大老爺》之稱
【第6株巨木】
第8株巨木《大老爺》巨木這個阿公級的很巨大
像是戴著王冠的國王熱情的高舉雙手歡迎您來親近
泰雅族人口中2500歲的《大老爺》引起眾人的驚嘆
請拍下他的熱情分享親友這個深山裡的《大老爺》
【第7株巨木】
您可以看到有號稱《大老爺》的巨木
樹齡約2500年、樹圍20.5公尺、樹高約35公尺
其最大特色為『人』字的樹型
因巨木群的發現吸引了許多人潮也成為檜木的故鄉
【第8株巨木】即《大老爺巨木》
森林裡的芬多精讓我們的神清氣爽精神百倍
謝謝巨木的賜與我們即將返回到『塔克金溪』對岸山頭的『新光部落』
明日開始另一處『鎮西堡』巨木群之旅
晚上將會在『新光部落』搗麻糬、唱歌、或數星星
欲知下文詳情請繼續會與賜教囉!
『司馬庫斯部落』官網:http://www.smangus.org/
服務中心電話:03-5847688,03-5847687
預訂時間:上午 9:00 ~ 下午 6:00 (中午12:00 至 1:00 為午休時間)
司馬庫斯詳細交通指南:http://www.smangus.org/travelguide2.html
前進『司馬庫斯』從尖石出發的路程約 60 公里
一般轎車花費約 2.5 至 3 小時即可到達『司馬庫斯』
司馬庫斯產業道路(竹60線39.5K起即泰崗岔路口至司馬庫斯部落之間路段)
管制時段一般車輛(四輪以上):
禁止上山時間:12:40 - 14:59(上山車輛不得在此期間越過泰崗岔路口進入司馬庫斯產業道路)
禁止下山時間:14:00 - 16:20(下山車輛不得在此期間從司馬庫斯部落出發)其他時間皆可通行。
中型巴士:
可上山時間:15:00 - 15:20(上山中巴不得在其他時間越過泰崗岔路口進入司馬庫斯產業道路)
可下山時間:13:40 - 14:00(下山中巴不得在其他時間從司馬庫斯部落出發)其他時間皆禁止上下山。
【第9株巨木】
【沿途交通指引】
當您在台三線上看到往內灣的標誌時,請轉彎往內灣、尖石,竹120縣道方向前進。120縣道上有通往司馬庫斯的標示以及觀光指示圖,請依指示右轉。(120縣道30k,右轉尖石大橋,走竹60縣道)。竹60線3k處,遇到錦屏大橋時請左轉上橋。 橋面裝飾有十四座銅雕及70片浮雕,訴說著泰雅族神話與遷移的故事,值得停下來好好欣賞。雖然司馬庫斯屬於玉峰村,但您必須向秀巒方向走。
竹60線23k處與竹60-1的交叉口,左轉為竹60-1往玉峰及石磊部落及北橫公路,右邊直走下行,是往秀巒、司馬庫斯的方向。竹60縣26k處,您將經過田埔社區。過了田埔,秀巒就不遠了。當您到了秀巒看到準備停車受檢的標示時,請停車向檢查哨出示證件辦理入山證。入山證為現場辦理,不需事先申請。(團體請準備名冊二份,可減少填寫時間。)
竹60線39.5k處,到達此地請走左下方的路前往司馬庫斯。從這裡到司馬庫斯的聯外道路共0~16公里,路況較為崎嶇難行,請您小心駕駛,請務必遵守「交通管制公告」。看到「歡迎光臨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牌樓,司馬庫斯到了,停車場於上方30公尺的廣場。(若是週末假日或寒暑假期,非住宿車輛請假放於P3停車場)
《延伸閱讀》
(蕭敬騰) 老蕭的秘密玫瑰花園場景─苗栗頭屋『雅聞七里香玫瑰森林』
徐徐暖風、和煦的陽光及藍頂白牆的建物建構出一幅藍色地中海的美景--新竹南寮漁港遊客中心
創園於民國25年,今年已邁入74歲,為全台現存最老的動物園--新竹市立動物園
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並瞭解新竹玻璃產業的開發與應用--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
螢光閃爍、油桐花開、野薑花粽香,和著劉興欽老師漫畫筆下的阿三哥與大嬸婆已成為新竹內灣的標誌
新竹市護城河及周邊親水設施改善計畫-蛻變後成為新竹市民最可親的百花園
漁船點點,浪潮片片,視野遼闊,海天一線,登高遠望,頓時擺脫塵世煩惱的-新竹海天一線看海區看海公園
由原來的海水浴場型態,轉型為濱海公園多元化的綜合遊樂區-新竹港南運河風景區
北部最大潮間帶濕地,清朝文獻記載之「竹塹八景」之一-新竹十七公里風情海岸風景區
結合科技與美學,讓您體驗舒暢明亮的空間設計--新竹台灣高鐵探索館
一個以動物、植物的自然生態,結合休閒、育樂的大規模生態農場--新竹北埔綠世界
小人國多啦A夢樂園水陸雙享一票到底活動日期6/2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