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篇!在『浯島城隍廟』街頭看完『2018金門浯島城隍爺祭』已是傍晚5點,之後遂回『后沙』老家,晚上與妻舅吃飯喝酒聊天,及至深夜才又回後浦『國軍英雄館』住宿,一早起床則又到『科記廣東粥』報到吃早餐,以應付今天滿滿的旅遊行程
聽說『金門』現在也流行彩繪,繼去年在金湖鎮『瓊林村』拍過『3D採繪牆』及『永不凋謝的木棉花』之後,目前在金城鎮『後豐港』又出現以海港為主題的彩繪,但我們只知道『後豐港』在『水頭碼頭』附近,遂找了找才在西海路三段22巷轉入了『後豐港』
『後豐港』又作『后豐港』,古稱『洪門港』為金門西南偶靠海的小漁村,『後豐港』主要以『洪姓』居民組成,為一閩南傳統聚落,早在五百多年前『後豐港』的祖先便來此定居建村;『後豐港』雖是一個小漁村,但也是一個人文歷史非常豐富的地方,明末清初輔佐『鄭成功』與『鄭經』父子的武將『洪旭』,即出生於此村
在這一棟『ㄚ樂的家裡』民宿右手邊即是『洪旭祖厝』(照片左邊),當地人稱『洪旭』為『洪伯爺』或『洪伯牙』,因『洪旭』曾受『隆武帝』封為『忠振伯』之故。出身此村的人士以『洪旭』所居之官位最為顯嚇,『洪旭』遺留給村民的軼事,最為後世子孫津津樂道。相傳『洪旭』曾將金銀珠寶藏於『十八石窖』,並留下『大水淹不著,小水淹三尺』的謎語,但後世子孫至今無人可破解
在『ㄚ樂的家裡』民宿左手邊即是彩繪的地方,作品是由『靈繪彩繪工作室』的一位『只會畫畫的油漆工爸爸』完成,作品主題描繪『後豐港』的生活點滴,以及『後豐港』的昔日生活榮景
但是一場建醮,呈現金門『後豐港』400年的悠久歷史,傍海維生的居民,卻在金門『水頭商港』開發的巨輪下,面臨海灣被填平的困境,在喧囂的鑼鼓聲中,未來將如何的走下去,正在考驗著這世代的子民們,而『後豐彩繪』代表著這古老漁村的走向,希望以彩繪人生來代替未來的路,從心出發,並以鳳凰花開來延續昔日的榮景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對於金門『後豐港』居民而言,王爺建醮是聚落的傳統,四百年來維繫居民的感情,許許多多離鄉的遊子,都會在這個時刻趕回來,讓這個人口漸少的村落,一下子熱鬧起來
在金門鄰海的聚落多半以頭、澳相稱,但是以港為地名的唯有『洪門港』,可以看出該地得天獨厚的一面,四百年來居民傍海而生,歷史留存了這塊淨土,但是開發的巨輪卻要將它毀滅,失去了這片海域,『後豐港』居民如同失去世代豐衣足食的飯碗
金門『水頭商港』的開發案,在金門發展進程中,成為眾所矚目的大型開發案。三期的開發工程,將『後豐港』外海圍上堤防,並填掉部分內海,第三期工程計劃填掉『後豐港』前的灘地,未來計畫在村子邊開出一條三十米大馬路。在開發計劃的告示板中,『後豐港』前的港灣設計為生態景觀區,填掉原有自然海洋生態,打造人工生態景觀公園,無異大開保育的倒車
『後豐港』漁民數代捕魚,從清朝抓到民國,從戰地政務時期抓到解除軍管,海裡出的鰻魚、鯊魚養活一家人,漁民知道港灣是一個天然漁場,在一度大陸漁民濫捕之後,漁業資源減少,但是只要多加保護,魚會再回來的
但是魚沒有回來,生態早已破壞殆盡,數年的海堤工程,大量的泥沙在海底覆蓋,造成生態浩劫,以往海灘上是滿滿的綠色海菜,現在變成稀稀落落,具有百年歷史的外海石蚵田也將拆除,當地居民數代依賴生存的漁業,已經走到盡頭
居民傳統、鱟、水獺、考古遺址種種生態與傳統的事物,都無法阻擋開發的巨輪,但諷刺的是這些美麗的生態景觀,成為機場廣告看板上歌頌的假象,當觀光客迷醉在廣告上的生態文字影像,實際的聚落、棲地卻遭無情的破壞。生態保育與傳統維護成為全球保育重要方針,金門開了一個商港,卻得賠上破壞生態、傳統的國際形象
歷史會隱沒,卻不會消失,甚至以另一種方式保存至今,『後豐港』居民對於海的崇敬,依然保存在傳統的宗教儀式之中。『拜海』成為一項虔誠信仰,它保留了『後豐港』祖先對於自然的謙卑,更是隱含生態保護的期許。四百年的傳統在『後豐港』熱烈展開,站在一個歷史的抉擇點上,面對海灣的未來,『後豐港』居民會以什麼樣的選擇?開啟下一個世代的歷史傳承。文章片段節錄於『世代‧後豐港』。撰稿:郭志榮。網址:http://ourisland.pts.org.tw/content/%E4%B8%96%E4%BB%A3%E2%80%A7%E5%BE%8C%E8%B1%90%E6%B8%AF#sthash.nDbZQ1ny.dpbs
《延伸閱讀》
烈嶼鄉─小金門『南山頭營區L013據點、永懷領袖碑、八達樓子』
金門金寧鄉─嚨口秘境、東一點紅、悼念『安岐營殉難英雄紀念碑』
金門金寧鄉後沙村『鎮南宮』─『魏府將軍』聖誕千秋繞境祈福鎮五方活動
金門金寧鄉后沙村『鎮南宮』─『魏府將軍』聖誕千秋作醮送天公儀式慶典
金沙鎮大洋里─東沙尾風獅爺、東山風獅爺、大地風獅爺、田埔風獅爺
金沙鎮─陽翟A風獅爺、碧山A風獅爺(小)、碧山B風獅爺(大)
金沙鎮【后扁海灣】E037據點『船形堡』─永遠開不下海的陸上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