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7263

下市(夏墅)(ㄗㄥ),洪門港(后豐港 )燒酒矸。水頭鱟,金門城肉豆。許坑(古崗)澳,山仔兜(珠山)狗。東沙豬,歐厝驢。泗湖無例(),后湖哭爸,昔果山罶大蠝...。相信這一段金門道地的台語民謠,是所有在金門長大的小孩都曾經是朗朗上口過的,它敘述著金門各地的民俗風情,借由一段民謠讓各地風俗深植人心,它就如同這所『金水小學』一般,在學堂教室裡傳出的朗誦語,是童稚幼嫩的嗓音所傳達的一種學習語言

金門金城鎮『金水國小』

大概是我學識太淺薄的關係吧!此趟金門行總共學到了兩個字,一是軌條砦的『砦』(ㄓㄞ、),解釋請詳見金湖鎮山外『迎賓館』文章內容,另一個字是『罾』(ㄗㄥ),『水頭鱟下市舉罾』,也曾詢問過『金水小學』的服務人員,還好她們也不會讀,更不懂其意,經網路查過之後為『一種用木棍或竹杆做支架的魚網』,『罾』,目前在南投日月潭畔仍很多,下市罾指的是夏墅此地昔日為濕地,放眼望去都是舉罾捕魚的漁民,同時也有『夏墅查某,褲底濕』的諺語

_l4ANBD9VWxblW_SrFJlZQ

洪門港此地因太冷所以有每人下海捕魚,都須帶酒矸喝酒的習慣,水頭的鱟(夫妻魚)最多,金城的肉豆尚好呷,古崗湖捕魚的漁夫因不願施捨給一位皇帝嘴的乞丐,所以乞丐對漁夫說:『給你上船臭,給你下船澳,給你古崗臭,一離水就臭』,所以古崗湖捕起來的魚都是臭的,而珠山人最會養狗來防賊,東沙人養的豬肉最好吃,歐厝人養驢來賺錢,泗湖不是單姓居住的地方,所以無先人古例可循,后湖牽罟要發出吆喝聲,所以有人戲稱是哭爸,昔果山(雙乳山)的蟬最響亮,孩童常將捕到的蟬,以細繩活扣綁在竹竿上來溜蟬

Sj65dz7w_vBXfL_VzbPJXQ

唸了一段民謠彷彿昔日學童的朗讀聲仍在耳邊迴盪,昔日學習的殿堂,老師淳淳的教誨,『金水小學』斑剝漆黑的教室外牆,重現當年水頭村民出洋落蕃的期待,期待子孫能出人頭地,不要再像父執輩們忍受出洋落蕃之苦。細漢土腳爬,大漢欲讀冊,為子款學費,責任是咱的。畢業做大事,拖磨無外久,查甫娶新婦,查某嫁丈夫。痛子像黃金,晟子消責任,養到恁嫁娶,我才會放心。

gqVZ1YEX_OEqDm4rhKdyKQ

金門由於受地理環境的影響謀生不易,為了改善生活,曾有一段時間,金門人流行到南洋經商,『南洋』指的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亦有部份商人往北方的日本發展。我老婆家現在仍有許多散佈在新加坡等地的親人,時至今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仍可使用閩南語溝通就是這個原因,但出洋人生地不熟,此時期也道盡了早期華僑在異鄉殖民地生活的困苦

YZ8Ikh_KwqAtUMTgTR7iIA

早期因南洋麻里吧板石油開採,造成水頭村民離家背景、出外打拚的風潮,但出外打拚不易,所以會尋找已在外地生根的同鄉協助,久而久之,就會在外地又形成一個同鄉聚落,如台北或台中等大都會的金門同鄉都住在一起,在打拚了一段時間有了成果之後,有感於家鄉的沒落,同鄉陸續匯回款項成立這所『金水小學』,以教育下一代,並記取『鬻女出洋』之苦,背後蘊含著早年遠赴南洋的父祖輩,冀望子孫藉由教育成龍成鳳的心情

mrd8dVOYts8bn8Dt9vz7Ig

民國十年三月十日成立『金水小學』,首任校長為『王啟辛』先生。有點類似私塾,但這所是公學校,就像我老婆就讀的『后盤山』私塾,她讀到三年級時被併入瓊林的開瑄國小就讀。1937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佔領金門,『金水小學』被強徵作軍事醫院,即中斷辦學。戰後金門,1949年胡璉將軍實施軍管,『借用』金水國校做為興辦『怒潮士官學校』,並利用鄰近空地訓練軍隊,直至1958年遷移後,金水小學才又恢復教育講學的真正面貌。但後來由於水頭聚落人口逐漸外移,乃在1986年廢校,1999年經金門國家公園整修後,20033月公告為金門縣歷史建築,動盪不安的年代,所有人民都要跟著吃苦

AV0HU0ov.dutpThXRcDhCA

金水國小是具有南洋式的建築,正門山牆上有泥塑天使、梅花、老鷹、牡丹、葡萄、鳳凰等圖樣,建築平面採『回』字型配置,外圈的囗為教室、辦公室及教師宿舍,內圈的口為禮堂,牆體為磚石結構,而圓型磚柱更是台閩地區少見。正門與側門的亭廊、山牆泥塑裝飾採南洋風格形式表現,也被稱為『番仔厝』學校

ggTDl5SFRGgroOJICv.5BQ

一進大門是中間的禮堂,然後往順時鐘方向走,左手邊的房間為『尋找出路』、『金僑的海外生活』、『僑匯的通路興發展』、『昔的教師的宿舍』及最角落的『昔日廚房』等主題,在特色的建築下,隱藏著一段又一段金門人飄零海外『出洋落番』的故事,更有因其父重病不得已以田地質押借貸,卻遭到鄉里富商以高利脅迫,為了還鉅額高利,不得不選擇落番,然而,家中唯一的薄田早已質押,哪有多餘旅資,只得將女兒賣給鄰村的富商,這『鬻女出洋』的血淚故事

tpwebOtag5q5d2hazJYJSQ

但是日子苦雖苦,一但發達之後仍不忘祖先的教訓,陸續匯回款項幫助族人,清朝政府自1860年正式批准僑匯後,至1930年代隨著移民海外的人數激增,僑匯的數量也跟著膨脹。僑匯的高峰期集中於1910年代至抗日戰爭期間,尤其1929~31年間世界經濟發生大簫條,亦波及東南亞經濟,僑匯卻達到高峰,主要原因是當時許多華僑感到南洋經濟前景堪慮,不如結束海外事業返鄉所致,僑匯經濟除了維持家計生活、贍養族人、翻修舊居、宗祠及寺廟外,有時也參與房地產的投資,或支持公益慈善等事業,金水小學也是在這背景下成立的,圖為存德藥局,是兼辦僑匯的地方

S_JgDcXekhM_Y6x3pYAo4A

後落的房間主題為『阿巧認奇信』、『石湖塔』、『僑鄉的婦女』、『寡婦塔』、『茉莉仙子』,而大門右手邊房間主題為『水頭聚落風情』、『僑鄉及海外的教育』、『昔日教室重現』等主題,出洋客的擇姻娶妻是一件大事,早期多仰賴父母、媒妁之言,挑選同鄉的女子,自海外返鄉迎娶,之後再度隻身前往海外謀生。當時隻身在外的青年,有時雖有元配,仍會在異邦再娶一房,特別是南洋當地的女子,以協助其事業,這樣便形成了『兩頭家庭』的現象。『阿巧認奇信』在交通不便、識字無多的年代,要如何得知天涯之外親人的訊息,確認其平安與否,這又是另一段日夜盼夫歸來故事

Qey97K4tFjs7yTMAewd4jg

長相思,閨怨深,夫戍邊關絕書音,倚闌干,淚滿襟,帷中隻影單,香夢無處尋,對鏡憐瘦影,最苦閨中心。出洋客也許數年才返鄉一次,因此『妻代夫職』、『母代父職』的情況相當普遍,侍奉公婆、照料子女及家務勞動,甚至農務工作,幾乎都落在僑鄉婦女的頭上,兒子成年後也一心想著出洋投靠在海外的父執輩,這使得僑鄉婦女更形孤單,甚至形同守活寡的婦女,其心中的苦可想而知

uTxKLVLW9N8wculIgCv0Zg

『閨怨』:寂寞深閨又一年,春花秋月不成眠,庭園荒蕪飄零盡,春夢迢迢到客邊。道盡當一個出洋客妻子的辛酸,深閨不成眠,春夢到夫邊。但是出洋客也是苦,『洋客苦』:別鄉離井最然腸,野店荒村當賤庸,鏡破梅妝辛苦甚,隴頭雲海只為窮。其實,又何止出洋客在異鄉辛苦,在家鄉度日的妻兒,相信也是異常愁苦。我循著金水小學走廊信步而走,輕讀哀怨的詩句,彷彿走進先民出洋的歷史廊廓,當微風由窗外輕拂而過,有如閨婦輕聲的啜泣低語,在那個窮苦的年代,隱藏著一段又一段金門人飄零海外『落番出洋』的故事,當人們抬起頭仰望那華麗建築的同時,也別忘了那段『落番』的歷史片段。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賓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