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8845

續上篇!繼昨日(12/27)凌晨開始的『追龍儀式』,以及一整天的恭迎『金門縣長及局處官員』、『金門縣議長及各界長官』,還有恭迎『王姓姻親』之後,村中的男丁已都快累到趴,中午餐宴『王姓姻親』後休息,下午我則去尋找風獅爺,有關風獅爺的照片改日再分享

IMG_0921

1228日則是回金門參加『許氏家廟』奠安慶典四天裡的最後一天,在這四天裡只有26日及28日是好天氣,其餘兩天都是陰雨綿綿的天氣,28日這一天下午就要坐飛機回台灣,才出現了在這四天裡最好的天氣,不僅溫暖而豔陽高照,也是最熱鬧的一天

IMG_0922

所以早上我們還是依慣例六點起床,然後去『後浦市場』逛一逛並且吃早餐,來到金門,早餐就是要吃『廣東粥』,不然要幹嘛!本來是要去『壽記』吃廣東粥,因為我們還沒去『壽記』吃過廣東粥

IMG_0924

之前已聽說『壽記廣東粥』的名聲不太好,但還是想去吃看看,沒想到還真的如聽說的名聲不怎麼好,不只感覺不好,還真想ㄍ一ㄠ出口,我們早上8點到『壽記』,明明店內沒有半個人客,卻硬要我們等到早上9點才能吃,不知道老闆到底是在屌什麼,到店裡的人客硬要把人客趕出去

IMG_0925

很多人說『壽記廣東粥』好吃是沒錯啦!但這並不代表其它家的廣東粥就會不好吃呀!最起碼我們每年都去吃的『科記廣東粥』就不錯吃,只是我們這一次想換換別家吃看看口味如何而已,沒想到『壽記』還真的是讓很多人因此『受氣』

IMG_0926

最後我們還是回到了『科記』吃廣東粥,但金門的物價年年在飆漲,去年一碗廣東粥只要60元,今年已經上漲到70元,2條油條20元,而且晚一點還吃不到咧!金門物價是物以稀為貴,因為物品都被陸客掃光光了

IMG_0927

吃完『科記廣東粥』後,繼續來到民族路的『永記食品』,想要買幾包金門名產『寸棗糖』當伴手禮,沒想到就連『寸棗糖』也都到處缺貨,最後只好買另一種金門名產『糯米酥』,『糯米酥』就是台灣人口中的『米香』,只是『糯米酥』是用糯米製成的,『米香』則是用『在來米』製成的而已

IMG_0930

吃飽了早餐『廣東粥』,也買好了伴手禮『糯米酥』,在『後浦市場』的街道上,看到了成群結隊的熱鬧隊舞,在金城繞街遊行,原來他們就是今日早上我們『許氏家廟』所要迎接的『四岳宗親』,遂趕緊回到家廟準備迎接事宜

IMG_0934

早上9點回到后沙時,我大舅子說怎麼睡得這麼晚,沒參加到『送天公』的儀式,但是我們是真的一早就起床啊!只是我們再去『後浦市場』逛一逛吃早餐而已,因為本來是計畫早上9點半要迎接『四岳宗親』,沒說到要『送天公』呀!唉!要所有儀式都參加的話!那可能需要24小時都不能休息才行

IMG_0937

還好!1228日早上9點半的迎接『四岳宗親』儀式還來得及參加,金城天后宮媽祖會的『蓮花大鼓陣』,已在家廟前進行會前操演,準備早上10點到村外迎接『四岳宗親』

IMG_0940

說到『四岳宗親』到底是哪『四岳』?『四岳』是指四個姓氏嗎?還是指四個人?或者是指一個人的人名?來問一下金門人,卻每一個金門人都說的含含糊糊,有人說是四個姓氏,也有人說是14個姓氏的統稱

IMG_0948

既然不知道,那麼就來Google一下,沒想到『四岳宗親』的資訊還真的是少之又少,也難怪連金門人自己都不曉得『四岳』是哪些姓氏,經查『四岳』是指包括呂、盧、許、謝、姜、邱、高、紀、柯、章、駱等姓氏

IMG_0942

『四岳宗親』共有14個姓氏,其中以『呂』為最大姓,『呂』姓則為金門『賢聚村』的姓氏,這一段是經長老告知的,其餘網路就只查到11個姓氏而已,剩下的姓氏就請知道者告知囉!

IMG_0952

上午10時『四岳宗親會』所組成的慶賀團,浩浩蕩蕩抬著各種牲禮,前往『許氏家廟』慶賀儀式,四起的煙硝、鞭炮和沸騰的人聲,更是掀起活動的高潮氣氛

IMG_0956

鑼鼓喧天、四起的樂音響徹雲宵,慶賀隊伍由『四岳』古仔燈帶領下,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的來到『后沙村』外等待就緒,由『后沙村』許氏宗親所率領的歡迎隊伍,迎接『四岳宗親』代表前往『許氏家廟』參與祭祖

IMG_0957

難得一見的『鼓吹八音』,只用於古時候的婚嫁習俗,現在也出現在這慶賀團的隊伍,因為『四岳宗親會』要以辦喜事的心情來為『許氏家廟』慶賀,可見活動的熱鬧程度比婚嫁習俗有過之而無不及

IMG_0958

黃色旗幟是『四岳宗親會』的會旗

IMG_0959

並致贈『四岳流芳』的慶賀匾額

IMG_0961

社團法人金門縣四岳宗親會理事長由『許乃祥』,常務理事盧志權、呂合成、姜達人、謝鴻儒。理事許秋霖、許加栽、許乃權、盧懷琪、盧永溪、邱華山、紀成罡、高長義、呂玉林、呂誠惠等人參與慶賀

IMG_0962

在台灣早以失傳的民俗技藝『公背婆』,竟然還會出現在已封閉數十年的金門,讓我再度的撩起童年的舊記憶,而那記憶有如深鎖在心底最古老的印記,多年來不曾打開

IMG_0967

看著她們舞弄騷樣,此記憶封印不復存在,沉睡了多年之後的印記,宛如此生此世只為此而存在,我的心也為此而開

IMG_0968

過去皇帝在天壇行祭天禮,在太廟行祭祖禮,及孔廟行釋奠禮,禮樂可用太牢及八俏,就是屬於『大祀』,即所謂的『大三獻禮』

IMG_0970

但是民間家廟所舉行的祭祖三獻禮,卻只能用全豬、全羊祭祀,包括祭器與祭品規格,都不能有所逾越,所以全豬、全羊就是民間家廟所舉行『大三獻禮』的祭品

IMG_0971

『四岳宗親會』準備了14大箱豐盛的祭品,來達表對許氏祖先的敬意,家廟慶典的祭品統稱為『五湖四海』或『滿漢全席』,家廟所有祭品將會在旅遊金門最後一篇文章裡發表,屆時將會有更詳細的說明

IMG_0972

在家廟的祭祀活動中,除了要向神明奉獻金銀冥紙外,也必然要進供一些祭品,比如牲禮、素果、糕餅、粿粽、菜碗等等,這些祭品絕大部份是原原本本的實物,往往把祭桌堆成小山一般,就是為了要表達了子孫對祖先崇高的敬謝心意

IMG_0973

『五湖四海』或『滿漢全席』是以煮熟的雞、鴨、豬頭、內臟等,做為一種『牲雕』的祭品,由於做工相當複雜,因此必須提前幾天就開始準備製作,為的就是要來達表對祖先的敬意

IMG_0974

像是雞、鴨、魚、肉等祭品,最特別的是用整隻雞或鴨,搭配胡蘿蔔、木耳、豬油網所雕塑而成的『三藏取經』,由於造型特殊,因此吸引不少民眾好奇觀看

IMG_0975

『五湖四海』的祭品則是由豬肚或南北貨,組合而成的山珍海味,光是這些祭品就得花費十幾萬元左右,而且還要忙上好幾天,可說是勞心又勞力,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對於祖先的崇敬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得完的

IMG_0976

家廟慶典裡祭桌上最吸引人的是『八大八小』、『五湖四海』、『大小滿漢』等『牲雕』祭品,這些祭品大部份是以豬的內臟雕刻成各種動物的形狀,再搭配花菜蔬果,十分炫耀奪目,已然是躋身藝術的層次,叫人讚賞不已

IMG_0977

『八大八小』是指八大碗內容豐富、裝飾繁麗的『牲雕』供品,主要以靈獸為雕刻題材;八小碗也是『牲雕』,只是份量較輕的靈禽,總共十六碗

IMG_0979

『五湖四海』則是五大碗盛裝湖產,四大盤是盛裝海產,都是以水產為主,所以稱之為世界五大湖、四大海內的水產類

IMG_0985

供品中用五種湖產作牲禮,是代表祭祀主掌長、榮、生、殺、藏的各五方神衹;至於四種海產,是代表春、夏、秋、冬等神衹,都有深刻的涵義

IMG_0986

『大滿漢』包括『五湖四海』、『八大八小』,合計二十九碗,再加上四季(每季十六盤小碟),按時令調配水果、糖果、中藥、化妝品、南北貨乾味等六十四盤小碟子

IMG_0987

因此『大滿漢』的供品合計有八十九碗();『小滿漢』包括『八大八小』(十六碗)及『四季碟』(每季只四碟),總共三十二碗()

IMG_0988

『牲彫』使用的材料以豬的內臟為主,比如肝臟、腰仔(腎臟)、豬心、豬肚、豬腸、豬肺……等,此外雞、鴨禽類也可做雕塑的材料,素桌則以麵粉為主力

IMG_0989

配件的果菜類大多用紅白蘿蔔、辣椒、菜椒、冬瓜、金瓜、茄子、鳳梨、柳丁……等,乾貨則以麵筋為大宗,另香菇、金針、冬粉等也常見

IMG_0990

發粿(閩南語)又叫發糕,客話稱之為缽粄、發粄或碗粄,是一種米食製品,流行於華南地區、港澳、臺灣及馬來西亞一帶,是傳統過年的食品,亦用於祭祀或饋贈親人

IMG_0991

發粿諧音發財、高升,客家人稱粿上裂痕為『笑』,外型發得越大,裂痕越深,即代表新的一年運勢越好的象徵,所以金門發粿都像臉盆一般大

IMG_0992

 

IMG_0995

金門天后宮媽祖會的『迎親陣』

IMG_0980

金門天后宮媽祖會表演『蓮花大鼓陣』表現力與美

IMG_0996

陣式象徵含苞待放蓮花,媽祖淨化世俗,使蓮花綻放、百花­齊放,吉祥如意,普渡眾生,讓生活結合運動

IMG_0981

並提昇民俗技藝,發輝淨化世俗民風,使人­與人之間、更和諧、更完美

IMG_0994

 

IMG_0984

金門天后宮媽祖會的『迎親陣』有媒婆、新郎、新娘及花轎

IMG_0993

 

IMG_0997

許氏宗親以燃放大量鞭炮的方式,來表達對『四岳宗親慶賀團』的歡迎

IMG_0998

金門縣公背婆的民俗藝陣

IMG_1000

蓮花大鼓陣的迎親隊伍

IMG_1001

許氏宗族的長老群

IMG_1002

四岳宗親會所致贈的『世澤錦長』匾額

IMG_1003

四岳宗親會的長老群

IMG_1004

 

IMG_1008

整個迎四岳宗親的隊伍,已緩緩的進入后沙村內

IMG_1009

 

IMG_1011

 

IMG_1013

 

IMG_1014

『大三獻禮』中所使用的全豬與全羊

IMG_1015

 

IMG_1016

 

IMG_1017

 

IMG_1022

 

IMG_1031

 

IMG_1026

 

IMG_1029

 

IMG_1018

『公背婆』由一個演員扮演互相背著的兩個角色。據傳它是從木偶戲《目連救母會緣橋》一段戲發展來的。表演一個啞子背著一個癩痢頭的妻子,沿途乞討。演員上半身裝作婆,下半身裝作公,一個演員同時表演兩個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各種身段動作

IMG_1035

『公背婆』為民間傳統街頭文藝演出形式之一。表演者一人,其右手拿著一把大蒲扇,左手拿一條手帕,上身扮成老太婆,下穿老公公褲,胸前裝上老公公的假頭像,並穿老公公衣衫,背後裝上兩隻穿彩褲繡鞋的假腿,並彎曲往後伸。老公公的兩隻假手往背後托住老婆婆假腿的膝蓋,然後表演老公公背著老婆婆的滑稽動作

IMG_1034

演員一人同時表演二個角色的性格特徵和特定的身段動作,『公背婆』表演一般過程有上坡、下坡、涉水、過橋、捋花、照鏡、打傘等。腳步動作以戲曲『末』、老醜的科步表演為主,手勢腰身動作則以戲曲青衣、旦角動作為主,有的地方改為啞父背著女兒進城觀街景、看踩街。『公背婆』這一民間舞蹈形式舞姿複雜,身段、動作特殊,演員表演難度大,一般人難以掌握

《延伸閱讀》

金門后沙許氏家廟奠安慶典─104年12月27日恭迎王氏姻親慶賀團蒞臨

金門后沙許氏家廟奠安慶典─104年12月27日恭迎議長與副議長蒞臨

金門后沙許氏家廟奠安慶典─104/12/27日恭迎縣長與各界來賓蒞臨

金門后沙許氏家廟奠安慶典─104/12/27日敬龍神、樑神、拜湯圓儀式

金門后沙許氏家廟奠安慶典─104/12/27日獻敬、追龍、安磚契儀式

104/12/26日─金門金湖鎮太湖遊憩區『中正紀念林』

104/12/26日─金門秘境『忘憂森林』&悲傷愛哭的『西洪風獅爺』

104/12/26日─料羅灣(龍堡三營區)海龍E082據點篇

104/12/26日─金門縣農業試驗所篇

金門后沙許氏家廟奠安慶典─104/12/26日博士晉匾慶典活動篇

金門后沙許氏家廟奠安慶典─104/12/25日討論迎博士匾事宜與家廟佈置情形

金門后沙許氏家廟奠安慶典─104/12/25日金沙鎮陽翟『軍中樂園』拍片現場

金門后沙許氏家廟奠安慶典─104/12/25日中華電信會館、合泉平價中心篇

金門后沙許氏家廟奠安慶典─104/12/25日中興貢糖廠、嚨口秘境篇

金門后沙許氏家廟奠安慶典─104/12/25日台中清泉崗機場出發篇

金門『旅遊景點』總整理

金門『風獅爺』總整理

金門『美食』總整理

回家囉─尚義機場金門航空站

金門金湖鎮─溪邊『阿芬海產店』、『復國墩漁港』

金門金沙鎮─綠動金門中的『金門植物園』、戰地秘境『老兵故事館』

金湖海灘─全國唯一軍事主題沙雕展

金門金湖鎮─金門的購物天堂『風獅爺免稅批發商店街』

金門尚義機場環保局─巨型風獅爺石雕公園

2014夏豔KINMEN金門海洋風6/28~7/28─金湖海灘花蛤季

金門古寧頭─南山三品井、北山風獅爺、北山水尾塔、忠烈垂範李光前將軍廟

金門金寧鄉古寧頭南山─雙鯉湖溼地自然中心

 金門金寧鄉─湖下『信源海產店』、『三間樓仔』洋樓

金門金湖鎮─柳營步兵軍事體驗園區

擎天廳之旅─明德公園、胡伯玉將軍紀念館、王阿婆蚵仔麵線

榮耀時刻─金門擎天廳之旅

超時空要塞─金門『擎天廳』戰地知性之旅

金門金寧鄉─金門國家公園、中山紀念林、自行車故事館

金門浪漫的夜晚

金門金城鎮─金門城最老的風獅爺、王大夫一條根文化館

金門金城鎮─金門三大古塔之一的『文臺寶塔』

金門金城鎮─金門三大古塔之一的『茅山塔』

得天獨『鱟』─金門金城鎮【水產試驗所】

集天下美味之大成的─金門金城鎮50年老店『集成餐廳』

 金門金湖鎮─東村、下湖、溪邊風獅爺、溪邊陽光沙灘海水浴場

活在金門人心中的洋菩薩─金門金湖鎮『羅寶田神父紀念公園』

金門唯一最高級的百貨公司─金門金湖鎮『昇恆昌免稅商店金湖廣場』

金門金湖鎮─瓊林聚落尋獅記

金門金城鎮─最後的衛兵『雄獅堡』

金門金城鎮─夏墅風師爺&建功嶼

金門金城鎮─『陳氏宗祠』、『後浦16藝文特區』、『莒光湖』、『延平郡王

金門─金城車站民防坑道

金門金寧鄉─后盤山國小&后盤山風獅爺

金門金寧鄉─國立金門大學&楊清廉紀念館

金門海洋風花蛤季─岳母週年忌日

金門海洋風花蛤季─首部曲『台中清泉崗機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賓哥 的頭像
    賓哥

    阿賓的旅遊札記

    賓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