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篇!這是第二天6/27日的旅遊行程,在金門我習慣早起,總是在天剛未亮將亮的時刻起床,待梳洗完畢後騎著機車出門那一刻,天空剛好大放光明,也是早晨最清新完美的一刻
這一尊是『夏墅風獅爺』,是昨日遊覽『延平郡王祠』經過這裡時發現的,所以今日早上特地來此拍照,這尊藍白相間的『夏墅風獅爺』,位於夏墅27之1號的門前,本以為是觀光性質的私人雕塑,但看見其風獅爺有身背紅彩帶與香爐,才知這是一尊其民間信仰膜拜的風獅爺
夏墅風獅爺,材質:泥塑‧雄獅。姿態:蹲姿。高度:約140公分。位於夏墅朝向建功嶼道路旁,有人說這尊風獅爺最大的特色,就是笑的表情超像哆啦夢,不過我卻怎麼看也看不出來哪裡像
這一尊藍白相間的夏墅風獅爺,嘴裡有一顆沙士糖及一塊豆乾,那是金門人敬奉風獅爺的模式,風獅爺位於私人庭院,拜訪時切勿大聲喧嘩。而風獅爺設立之初,這裡曾是一片種植高梁的旱地,這片旱地建了別墅之後,就變成在人家庭院裡的風獅爺
雖說是風獅爺位於私人庭院前,但祂仍是金門縣府認定的民俗風獅爺,至於這尊風獅爺設立的目的,據說是夏墅曾發生嚴重的蟻害,為了剋制蟻害所以設置了這尊風獅爺。農曆五月十三日聖帝廟關公聖誕時,居民都會準備祭品酬謝風獅爺一年來的辛勞
拍完了『夏墅風獅爺』,直往建功嶼的方向走,看看上圖左邊的建功嶼早已退潮,海底隧道已浮現,而右邊昔日的崗哨,在國軍精實案後仍然屹立在前線,繼續守護在金門的海邊
金門擁有蔚藍的天空,湛藍的海水,乾淨的沙灘,是世界級的旅遊觀光勝地。到過金門的人,無不為它的自然與人文,讚嘆不已。走馬看花式體驗不出它的真誠,唯有深入探索才能窺探到它的奧秘
建功嶼的海灘,當海水退去時,露出了這一條隱藏版道路通往建功嶼,這種奇景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真的很神奇。猶如『摩西』執丈分紅海的傳奇故事,每天都在這裡上演著歷史傳奇
建功嶼我早在2012年就已來過,而今日會想要再度來探索,並非想要再次登島拍攝,我只不過是因沙灘上的鱟魚雕塑而來,因為我2012年9月來此建功嶼時,當時沙灘上並未設置有這些鱟魚,而是在2013年10月,在好友『樂活老媽媽』的部落格裡看到的,所以趁此早晨的時間來拍攝金門的特有魚種─『鱟魚』
鱟魚學名Tachypleus tridentatus(Leach),俗名馬蹄蟹(Horseshosecrabs)、大王蟹(King crabs),綽號『鋼盔魚』,因雄鱟與雌鱟如影隨形,民間又稱為『夫妻魚』(鴛鴦魚)。四億年前古生代泥盤紀就出現,是地球現存最古老的生物之一
鱟魚在古生代泥盤紀就已經出現,同一時代的三葉蟲已經滅種,鱟卻活到現在。鱟對生長環境十分挑剔,所以被視為保育象徵;幾乎每個人都會用到鱟,食品、藥物,得靠藍色鱟血檢驗是否受感染;經四億年演化出的免疫系統對細菌超敏銳,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用以探測火星有沒有生物、及檢查太空人返航時有沒有帶回外太空細菌,汙染了地球
這個逃過大洪水等五次大滅絕,擁有可一年不吃東西的生命韌力,全世界唯一肢口網動物,卻在當世遇到最強的天敵─人類。人類對牠們的捕殺、對其棲地的破壞,使其不斷消失,在台灣地區,根據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紀錄,鱟被發現的頻率變少、分布的範圍也變小,有些區域已不再有鱟魚出現
鱟血中含特殊的化合物『溶素』,是科技難以合成的,鱟血有經濟價值。海研所副研究員黃丁士表示,『實驗的結果,發現比較大隻,三、四公斤的鱟,採一次血可以有一萬塊台幣的產值,一尾成鱟一年內可採兩次血』。含有銅離子而呈藍色的鱟血,因而被稱為『藍金』
四億年前就出現在台海周邊的鱟,與兩岸人民關係深厚。文化上意思是抓姦的流行語『抓猴』,其實源自『掠鱟』,因為鱟抓起來是一對對,加上『鱟』與『猴』台語音近,久而久之就變成『抓猴』了。此外民間也有不少『鱟』語,如『鴨子吃鱟』意思是進退兩難,因為鱟殼很硬,鴨子吞也不是、不吞也不是;『死蟳活鱟,未死先臭』,則用以警示別氣數未到,便臭名滿天下
遠古時代有八種鱟,目前僅存三棘鱟、南方鱟、圓尾鱟及美洲鱟。美、日、中都已將鱟列入瀕臨絕種動物禁止採捕;台灣西海岸的三刺鱟幾近絕跡,但仍尚未列入保育名單。所以當我知道台灣鱟魚還能吃的時候,才知原來現在鱟魚只是護育類的一種
拍完沙灘上的鱟魚雕塑,發現建功嶼的海底遂道裡出現數個人影,頭戴斗笠像是出海採蚵作業的漁民,但是為何每個漁民都踩著高蹺出海,難道為的就是當海水漲潮時,仍能在海上作業的方便嗎?
早晨海中的建功嶼霧氣未散,瀰漫在海底的四周底層,原來是海底隧道兩旁的人形立牌,這是今年新設置的漁民意像雕塑,說明著採蚵漁民的辛苦,不畏海水的冷梭,與冷冽海風的侵襲
建功嶼沙灘上的早晨,天空上透著紅光,日出的景象把晨曦都染紅,而另一邊透白的月亮仍高掛天空。一輪紅日,轉動時光的軸;一彎明月,映照赤子的心;當日月交錯,當星辰起伏;當紅塵數盡,當萬籟俱寂,我正在建功嶼下的天空,欣賞著這大自然的感動
建功嶼面積約500平方公尺,位浯江口漲潮時宛若海上一顆明珠,古稱『珠嶼』;因島形恰似鰲魚遊海,故又名『鰲嶼』;又因其擋於浯江口,當地習慣稱為『董嶼』,是『擋嶼』的訛音;清末民初曾被作為痲瘋病人隔離的場所,所以也被稱做『痲瘋島』。當跨越海底隧道的潮間帶,擁有相當豐富的生態,可以賞鳥、觀察潮間帶生物,運氣好還可遇到鱟喔!漫步在海底隧道,遠望后豐港長堤、燈塔、沙洲,以及回望金城鎮,景緻迷人。如果夕陽時分,這裡也是觀賞夕陽絕佳的地點之一!目前島上的『鄭成功』塑像,並非島上原有建築,是福建南安市於2008年贈送給金門,原本要放置於延平郡王祠,最後決定安置於此地,約在2009年7月完工。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金門金城鎮─『陳氏宗祠』、『後浦16藝文特區』、『莒光湖』、『延平郡王』
金門奔喪後的第二天的行程─『獅山砲陣地跳砲操、山外慶裕金門特產行』
金門奔喪後的第二天的行程─『閩氏燒餅、高粱手工蛋捲、山后民俗文化村』
金門奔喪後的第一天的行程─『乳山故壘、蔣經國紀念館、建功嶼、蚵嗲之家』
金門奔喪後的第一天的行程─水頭風情之『金水國小、得月樓、陳輝煌洋樓、黃氏酉堂別業』
金門奔喪後的第一天行程─人文的傳統聚落『珠山聚落』及鬼斧神工的『翟山坑道』
金門奔喪後的第一天行程─『金門中興貢糖廠、科記廣東粥、金城民防坑道、莒光樓』
金門金湖鎮─『國軍官兵休假中心』、『陳景蘭洋樓』、『金門日報』、『金湯公園』
金門金城鎮『金酒公司─南城門舊酒廠』、『葉華成故居─金門酒史館』
金門瓊林村『一門三節坊』、『伯玉路風獅爺』、『王大夫一條根文化館』
金門金寧鄉─『北山古厝群』、『北山上的絕響─古寧頭喊話站播音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