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篇!
離開『車埕』之後我們續往下一個景點『車埕木馬道休閒農區』走
體驗昔日『車埕』拉木馬、樟腦炊煙、木工DIY等
為『車埕』古時候生活的文化體驗
『車埕』是南投『集集線』的最後車站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歷史時空背景
造就了小鎮裡有著豐富鐵道、林業、水力發電、農產品等四項產業文化
如今小鎮觀光更高達一百三十萬的瀏覽人次
是台灣著名觀光小鎮
非常適合著全家大小坐著觀光火車一起來親子旅遊
這裡是『車埕』古時候製作『樟腦油』的炊灶
遊覽車半路上一位在地解說員坐上我們的車前往『車埕木馬道休閒農區』
要教我們如何刨樟腦樹、樟腦油製作過程、拉木馬等戶外教學diy體驗
聽說全部diy體驗課程每人收費100元
但我不知我們幾個項目的體驗是否要收費
這是古時候在山裡砍柴之後用三角架擔下山的方法
解說員看到我自己去擔柴來拍照
很訝異的說為什麼我會挑
我說我是山裡長大的孩子這個三角架我小時候就常常在挑
我右手拿的那支棍子是休息時放下柴擔要支撐用的
平時則用來在挑柴走山路時當拐子用
現在這個動作就是在刨樟腦樹
刨成一片片之後放進大鍋子裡面煮
煮出來的液體就是樟腦油了
可見當時製作樟腦油的工作有多辛苦
現在則是把手工刨樟腦樹由機器代勞了
很多人都想體驗一下這有趣的活動
但在古時候則是不得已的辛苦工作
樟腦油的煉製不僅賺錢微薄還相當的辛苦
上圖最後面站立的女生就是我們今日的解說員
因為木馬上面坐那麼多人拉不動正在打電話討救兵
最後由我們團中最年輕的男生來幫忙拉
我跟解說員說妳木棧道上的油抹太少才會拉不動
但她堅持說只要如此少量的油就一定拉得動
最後由我們團員中的『主任』下海參一腳幫忙拉
解說員則在旁喊口令
之後木馬才慢慢的移動
剛開始拉動之前稱為『動磨擦』其阻力為最大
只要一移動之後其係數慢慢便小
再來就可輕鬆拉動一噸以上的木馬
木棧道上抹油加上拉動下斜坡
使木馬移動速度越來越快
看看這一群女生在上面坐得有多愉快
利用力學原理體驗完拉木馬、樟腦油製作過程後
我們續往『明湖水庫』的『大觀發電廠』走
這是一系列的行程後面還有『大觀古隧道』的參觀
這是團客的行程、散客可不可以進來參觀則不知
『大觀發電廠』全名為『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大觀發電廠』
簡稱『大觀電廠』位於南投縣水里鄉明潭巷
即『日月潭』西側的水里溪溪谷
是台灣電力公司所轄的水力發電廠包括『大觀一廠』及『大觀二廠』
『大觀一廠』原稱『日月潭第一發電所』
啟用時總裝置容量排名全球第二
同時是亞洲最大的發電廠
也是日治時期台灣最大的發電廠
這是日治時期美軍轟炸『大觀發電廠』所遺留下的砲彈碎片
聽解說員說美軍轟炸台灣的時候
她們的父母鄉親們每天都要去砍樹葉來覆蓋山上的大輸送水管
以避免被美軍發現
但最後美軍發現轟炸後其他各處夜晚一片漆黑只有這裡有電燈
才知道山腹裡面藏有五組大型發電機
還是一樣派軍機來轟炸
炸完之後『蔣介石』覺得這座電廠很重要才派人來修復
上圖就是藏身在山腹裡面的發電機組模型
每一具發電機組都非常的大
所以五具機組藏身在山腹等於整座山裡面都是空的
我們在簡報室解說完畢現在要去參觀電廠囉!
『大觀二廠』又稱『明湖抽蓄水力發電廠』於1985年竣工
是台灣第一座抽蓄式水力發電廠
上圖五支綠色大水管就是當年二次大戰時
當地居民要負責蓋樹葉掩避的地方
『大觀發電廠』原為獨立之慣常式水力發電廠
最早興建於臺灣日治時期
當時名為『日月潭第一發電所』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來台
時任台電機電處處長『孫運璿』在日籍技術人員協助下
於1946年10月30日恢復『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的電力供應
1946年10月『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由『蔣介石』取名為『大觀發電廠』
1985年為了與甫完工運轉的『明湖抽蓄式水力發電廠』區別
『大觀發電廠』改稱為『大觀發電廠一廠』簡稱『大觀一廠』
而該兩廠之中央行政管理中心沿用原名『大觀發電廠』
『大觀一廠』是一般傳統慣常水力機組水源來自於日月潭
主要係將日月潭湖水經由長約3公里的地下引水隧道
引到水里溪的『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現今的大觀一廠)上方
再流入五支長592.2公尺的壓力銅管
然後進入廠房推動五部1923年出廠
外觀像蝸牛狀的橫軸『佩爾頓式』水輪發電機組
每部機組裝置容量為2萬2千瓩(22MW)
總裝置容量為11萬千瓦(110MW)落差達320公尺
發電後的尾水再由引水隧道接往銃櫃調整池
然後流至『日月潭第二發電所』(現今明潭發電廠鉅工分廠)發電
2001年『大觀一廠』經中國工程師學會
等六大土木、工程科技團體評選為『台灣十大土木史蹟』
『明湖抽蓄水力發電廠』與『明潭抽蓄水力發電廠』皆係利用『日月潭』為上池
『明湖水庫』及『明潭水庫』則作為下池
『明湖抽蓄水利發電廠』的進水口位於『日月潭』西側『水社』附近
即『頭社壩』北側經由兩條直徑7公尺
長度分別為2,380公尺及2,350公尺的引水隧道
穿過『中潭公路』下方跨越『頭社溪』再以壓力鋼管將水輸送至電廠發電
與『水里溪』上游山腹內的地下發電廠形成一發電系統
參觀完『大觀發電廠』然後我們要去『大觀古隧道』繼續參觀
解說員要我們的遊覽車司機大大開過這座橋及拱門
可是這座橋及拱門寬度剛好比遊覽車身大一點點而已
導遊『萍姊』說妳是要考驗我們司機大大的駕駛技術喔!
過橋之後就是『大觀古隧道』
然後遊覽車則回去到剛才『車埕木馬道休閒農區』等我們
我們走過古隧道之後就是『車埕木馬道休閒農區』
馬上接續坐著遊覽車回去『車埕』吃晚餐
『大觀古隧道』建於西元1919年由火燒磚塊及石塊所打造
依地勢建成S型是一座單向通車的隧道
『大觀古隧道』前設置有詳細的導覽解說牌
早期為『車埕』居民對外必經的道路
後因公路改道『大觀古隧道』也就日漸荒廢
隧道內較潮濕且黑暗欲前往大觀古隧道的民眾需攜帶手電筒
全長320公尺、高4.5公尺、寬5公尺
當時集集鐵路的支線在鐵道拆除之後仍然是交通往來的要道
車埕木馬道休閒農業區 地址:南投縣水里鄉車埕村高山巷33-1號
車埕休閒農業區推廣協會 電話:049-2773417
大觀發電廠 地址:南投縣水里鄉明潭巷73號 電話:04-92774065
電廠開放觀光時間:每日 09:00~16:00。(每星期一休館)
簡報時間:聯絡簡報室由簡報人員機動播放
【交通資訊】
開車族走國道一號:王田交流道→(台14線) →芬園(台14乙線)→南投(台3線)→名間(台16線)→集集→水里→(投)131線→車埕。
開車族走國道三號:竹山交流道或名間交流道(沿濁水溪接台16線)→集集→水里→(投)131線→車埕。
開車族走國道六號:愛蘭交流道(台21線) →魚池→(投)131線→車埕。
如果您是鐵路一族:搭乘高鐵→高鐵台中站→搭乘台鐵縱貫線火車→二水站轉乘集集支線→車埕火車站。
《延伸閱讀》
三立電視『戲說台灣』拍攝片場─南投竹山『桃太郎村』之台灣影城
大學在易經‧易經在大學─南投市八卦山上的『唯心聖教八卦聖域易經大學』
信手捻起的翠綠茶香─南投縣竹山鎮『遊山茶訪文化館‧茶心苑』』
琉璃光の橋─南投熱門新景點『信義鄉‧坪瀨琉璃光の橋健行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