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的金城鎮有『新金城』與『舊金城』之分,『舊金城』指的就是『燕南路』與『珠水路』交叉口的『北城門』那邊,舊稱『後浦』,但『舊金城』早於清朝之前就已沒落,而『新金城』的發展在於清朝初期即已嶄露頭角,但現在的金城已沒有新舊的分別,於民國初年新舊金城乃統稱為『後浦』,而於現今則稱之為金城,昔日常聽岳母講『後浦』、『後浦』,那時真的是一頭霧水,原來老一輩的金門人仍習慣稱金城為『後浦』
『金城』是金門縣最熱鬧的地方,也是每一位到金門旅遊的遊客最想來的地方,『金門城宮,平林祖厝』意即金城的廟宇最多,平林就是瓊林的舊稱,而瓊林則是祠堂冠全島,所以金城擁有很多的廟宇古蹟,每年三月的城隍廟是金城最熱鬧的時節,也有許多的熱鬧掃街活動,每年金門縣長都會上電視廣告,請遊客到金門參與城隍廟的掃街活動
本來到金城是想找金城的美食─『廣東粥』,結果我們忘了廣東粥只賣一個早上而已,而幾次到金城都是下午去,難怪我們會找不到賣廣東粥的店家,金城是個最熱鬧的地方,就在不知要把機車往哪裡停放之際,隨即看到了有一廣場,廣場旁有一類似廟宇的地方,就把機車停放於門前旁,停好車之後抬頭一看,原來這裡就是『金門鎮總兵署』
『總兵署』圍牆旁的小巷還有警察正在維持交通秩序,在金門旅遊期間,發現金門人都非常的守法,騎機車一定都會戴安全帽,而且我曾經多次忘了拔機車鑰匙,到回來要牽機車時才發覺,結果機車也沒事,老婆說這如果在台灣早就不見機車蹤影了,怎可能還能讓鑰匙留在機車上,對於金門的印象總是美好的,甚至於連一點點的暇疵都沒有
『金門鎮總兵署』原設於舊金門城,清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設金門鎮總兵官,首任總兵陳龍,以金門城經歷明末多次兵禍,原有的千戶所城已不能使用,而后浦人丁旺盛,所以在清康熙廿一年將總兵署從金門城遷到後浦的『叢青軒』,也就是金門金城鎮北門里浯江街53號的現址,之後經過多次改建,規模也屢有擴大,後來兩側有部分拆除始成現在規模
『叢青軒』原本是明萬曆辛丑年(西元1601)年進士『許獬』讀書的地方,『許獬』字子遜,號鐘斗,金門金城鎮后湖人,廿八歲中舉,三十二歲會試第一,殿試再舉 二甲 一名,授翰林院編修,常以『取天下第一等名位,不若幹天下第一等事業,更不若做天下第一等人品』自勵,因久居京師,思親成疾,乃請假歸養,不久卒於家,年僅三十七歲
民國四年民國成立後,總兵署曾先後做為縣公署、金門防衛司令部、福建省政府、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的辦公處所,民國八十四年,最後使用的縣警察局遷出之後,開始進行規劃整修,使得這座總兵署原貌得以修復,改建後的總兵署,有正堂,有貯糧庫,有官廳和案牘祠,兩廊分列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房,前有儀門,儀門前是大門,形制極為完整,現存的總兵署,為四進兩廊式的四合院建築,前有寬闊的廣場,民間習稱為『衙門口』
升堂~~威~~武~~~大人啊~~~我足痛苦ㄝ啦!啥咪痛苦啦!我這痛!那兒痛!毋知欲按怎卡好!來!本官賜你免痛!不管是頭痛、牙齒痛,攏總賜你免痛!哈~~但在這裡依滿清律法,要是進衙門不跪就先賜你30個大板再說,進來總兵署感覺是為四進兩廊式的四合院建築,前有寬闊的廣場,院內一棵高大的榕樹遮蔭,庭院深邃,雖已非衙門,卻仍有昔日那股凜然的肅氣
因為我們是 農曆8月1日~4日到金門旅遊,所以總兵署大堂內堆積了滿地,都是為舉辦中秋節博狀元餅的旗幟與文宣,把大堂內的空間堆得只剩一角,有好多人員正在忙碌的佈置會場,所以我們進去裡面拍張照後就趕緊出來,免得在那裡礙手礙腳,想要扮演一下『大人』來過過癮也不得其所
這裡是大堂的東側室,也就是東室,原為貯餉庫,整建後分陳列兩部份:(1)軍令、印信展示。(2)清代的誥敕與封贈制度及規制表,但我沒進去拍照,只拍東室的外觀,而西室被中秋博餅的旗幟擋著,所以沒去拍,據好友『啊凡』表示這裡有地下室,那是關犯人的地牢,地牢內還有犯人的臘像展示,沒進去拍照真的很可惜
這裡是東側廂房的後半段,走道的盡頭是廁所,東側廂房後段房間開放參觀的有東耳房(1):金門民間新房文物展示。東耳房(2):金門文物陳列。不過感覺門是關著的,沒看到有開放參觀,後浦金門鎮總兵署建成後,從此之後三百餘年,它是金門最高行政機關所在地,歷經清朝到民國,具有其特殊的歷史意義,現公告為三級古蹟
這裡是大堂的後側,有內署次間與明間的展示,內署右次間:清代兵制武職階序展示。內署明間:總兵與部屬議事情境(臘像),內署左次間:清代旗幟與武官服。規劃後的總兵署,除大堂、內署明間、內宅明間以臘像重現昔日意象外,其餘各室規劃為總兵署的相關資料展示
這裡是內署明間,總兵與部屬的會議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清金門鎮總兵署史料館』,朝回復歷史場景及相關文物展示的方向規劃。總兵署改設史料館,經斥資二千四百萬元推動,大堂、內署明間、內宅明間以蠟像重現前清意象外,其餘各室規劃為總兵署相關資料展,展出內容包括金門歷史源流與古代防務、金門籍武將事略、金門文物、民間新房文物、清代兵制、旗幟、戰船、兵器、官服等展示,重現清代正二品武將威儀
這裡是西側廂房的後半段,有西耳房:清代水師兵器展示。西將裨廳(1):清代水師戰船展示。西將裨廳(2):清金門總兵署建築演變及模型展。但聽說總兵署內有一棵三百年的木棉樹,不過依我拍照的東、西兩側廂房的盡頭都沒有路,不知其木棉花樹要從何而去
這裡是西耳房,展示清代水師所使用的兵器,金門縣政府表示,八十八年九月完工總驗收,內部空間再利用因意見不一,有的主張開放民宿經營,有的建議委外販賣特產,也有希望委外引進表演團體展演,經過討論九十一年中才定位為『清金門鎮總兵署史料館』,朝回復歷史場景及相關文物展示的方向規劃,不過我認為上述三項都是人為利益因素的驅使,才會想要委外經營,最後定位的史料館應該才是它最正當的使用價值
這裡是西將裨廳,展示有清代水師戰船及古地圖,還有清代所使用的兵器與戰服,而西科房也就是西廂房的前半段,原為兵、刑、工科房,如今改為遊客休憩處及遊客服務中心
這裡是內宅的次間與明間,也就是第三排橫排的房間,內宅左次間:清代武試意境展示。內宅明間:清代總兵家居會客情境(臘像),內宅右次間:清代水師任務展示
總兵及夫人會客的地方,也是總兵家人的起居作息的地方,總兵署於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動工整修,八十九年十二月間一度借用為行政院處理試辦兩岸通航事務金門行政協調中心,成為政府小三通前進指揮部,現在則還原其原有的風貌
內宅右次間原為清代水師任務展示,如今改為展示一頂花轎,聽說以前進入總兵署參觀,必需要買票進入,門票是10元,做為清潔管理的費用,但我們進入參觀時不用買門票,是免費參觀,開放參觀時間為:09:00 AM ~ 17:00 PM,但也有一說是到晚間10點,可能應是晚間10點較為正確,因為我們參觀完總兵署的時間為下午5點40分,至於正確時間為何我並不知道,但我查到的是下午5點跟晚間10點兩個版本,所以依我們參觀完的時間已是下午5點40分來判斷,應該是晚間10點比較正確
這裡為東側廂房的前半段,是為東科房(1):原是吏、戶、禮科房,現作為金門歷史源流與金門古代防務展示。東科房(2):原是吏、戶、禮科房,現作為金門歷任總兵在金門的事蹟及金門籍武將事略展示區。東將裨廳(1):叢青軒原主『許獬』的事蹟與金門防海圖。東將裨廳(2):將早年從金門民間蒐集來的文物,於總兵署內闢間陳列。未完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