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
覺得夏日裡繁花盛開
所以…
趁著清晨朝日初昇之時
去『斗六棒球場』拍了黃金阿勃勒花
但一時之間卻感覺欲罷不能
覺得這大好的陽光
如能趁著工作之餘出外走走拍照
應該在心情上會大有斬穫
所以在『斗六棒球場』拍完了黃金阿勃勒之後
就順勢選擇到嘉義縣阿里山鄉『達娜依谷自然生態園區』走走
由台18線阿里山公路在『龍美村』右轉下坡往『山美部落』
但10公里長的『嘉129線山美產業道路』全部都是下坡
蜿蜒曲折之字形山路讓我走到差點昏頭轉向
2小時後總算到達阿里山鄉『山美部落』
『達娜依谷自然生態園區』是我第一次來到這裡
記得在10多年前有次想來這裡遊玩
在剛剛轉進『嘉129線山美產業道路』不久後
發現一條很大的蛇橫躺在道路中間
那時又深覺產業道路荒無人煙
惟恐發生危險才掉頭回家
之後就成為日後念念不忘的旅遊之地
所以今日不管什麼樣的困難也要完成之前的宿願
來到『山之美渡假山莊』廣場已是早上10點40分
商家還在準備迎接今日遊客的食材
廣場前掛著一付招牌說是私人停車場外車不准進入
所以只好將車停在『福美吊橋』四個字的巨石碑旁
走路進去廣場想拍『福美吊橋』的俊樣
『福美吊橋』位於七里香茶飲與公共廁所的中間走道進入
如果『山之美渡假山莊廣場』不可停車
遊客也可走到嘉129線下方經過『山美大橋』後
到『福美吊橋』對岸的橋頭廣場停車也行
那裡的停車空間更大更舒適
首先我爬上吊橋墩樓上拍個照
之後再來走過『福美吊橋』到對岸
橋墩上寫著上聯:牽手共走福美橋
下聯:幸福美滿到永遠
橫披:鄒族人的祝福
二0一一年五月 華建敏題
『福美吊橋』橫跨在曾文溪上游
橋長有175公尺是一座吊床式吊橋
因吊橋兩端落差有10公尺
所以也有曾經是台灣最長的『天梯』之別稱
在『福美吊橋』的上游
有一座白色橋身的拱橋則是『山美大橋』
阿里山鄉嘉129線沿線山美、新美及茶山等三村
3座橋樑均採用不落墩、大跨距設計
不僅解除部落孤島威脅
橋梁結構型式、顏色都不同
相當具有特色及漂亮可協助部落觀光發展
有阿里山中最優美弧線之稱的『福美吊橋』
曾經是全台最長吊床式吊橋(俗稱天梯)
是由大陸福建省紅十字總會捐贈建造
吊橋上還有在地學子原味十足的彩繪
『福美吊橋』的橋身以鄒族紅、藍、黑三色為主
橋頭涼亭建築有神話傳說的馬賽克裝飾
並可遠眺新建的山美大橋、達娜伊谷吊橋
及達娜伊谷生態園區的明媚風光
達娜伊谷(tanayiku)為鄒語地名
在鄒族語言有『忘憂谷』之意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
為阿里山鄉12個村中的一個部落
村民全是鄒族原住民子民
與新美村、茶山村合稱為『南三村』
『達娜依谷自然生態保護園區』以鲴魚保育聞名
但經1996年賀伯颱風、1999年921大地震、2009年8月的莫拉克風災
山河摧殘的景象歷歷在目
在吊橋上望向溪谷早已無昔日溪水潺潺流動的豐沛自然生息景觀
來回走過『福美吊橋』一趟後
接著再開車走過『山美大橋』
將車停在橋頭偌大的廣場下車欣賞
『山美大橋』於2013年10月28日通車
為『山美部落』開啟一個新的紀元
『山美大橋』約投入2億元興建
橋樑全長115公尺、寬15.7公尺
在橋樑欄杆、觀景平台、休憩涼亭、停車場與圖騰圓柱部分
加強運用鄒族文化意象元素
是目前阿里山鄉最具鄒族文化意涵與特色景觀的橋梁
『山美大橋』造型採中央拱肋型鋼橋設計
白色的圓拱以優雅的懸弧橫臥曾文溪上與青山綠水競秀
橋樑以不落墩型式直接跨越河川
避免遭受颱風、豪雨及土石流侵襲影響
穩固阿里山鄉南三村山美、新美及茶山對外交通聯絡
促進觀光產業發展保障部落居民生計與安全
然後再繼續開車進入『達娜依谷自然生態園區』大門
進入『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園區』須購買門票
一般成人:全票100元
65歲以上、國中、國小、志工、殘障人士:優惠票80元
30人以上:團體票80元
6歲(含)以下之兒童:免門票
停車管理費:小客車50元、機車20元、大型遊覽車(免)
門票裡包含『山美歌舞展演場』的節目表演欣賞
歌舞展演場時間:10:40/13:50/15:30共三場
當我進入『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園區』時已是早上11點10分
表演時間已經過了大半
可是『山美歌舞展演場』裡面怎麼黑黑暗暗
原來在我來到『山美部落』之前的嘉129線
曾經看到電線竿倒臥路旁
台電人員已在忙著搶修
所以整個『山美部落』才會黑鴉鴉的沒電
今天的『山美部落』很熱鬧
現場看過去約有10台遊覽車的陸客
我並在嘉129線路上超車過好多台的遊覽車
所以等這一波陸客走之後
相信後面還有相當等量的陸客遊覽車將接踵而來
有些旅遊業者上街頭遊行嗆聲政府
說是陸客減少已經活不下去
但熟知內情的人無人不知道
這只不過是一種政治操弄的手段
無非就只是對岸要逼迫『蔡英文』總統承認92共識而已
如果您相信旅遊業者說陸客減少將影響生計
那不彷請大家走一趟阿里山或日月潭
甚至走一趟台東或花蓮
相信您一定不會有感覺陸客減少的趨勢
或許還會有過之而不及的擁擠
如果就算業者說的陸客減少
還是觀光局的統計資料數字減少
但相信許多台客旅人都曾經直呼
這樣減少的陸客人數才是旅遊品質的提升
時常在週休二日出遊的人
一定可以感受到陸客減少之後所帶來的歡愉
不僅不用在風景區裡人擠人
更不用在吵雜的人聲裡用餐或等著排隊拍照
這些陸客所帶來的不便與低劣旅遊品質
相信台客們心裡感受最深
當然最不想看到陸客減少的應是店家與旅遊業者
因為利之所在相信每人都會因此忿忿不平
只是人家說『商人無祖國』說得一點也沒錯
看看同樣是有敵對北韓國家的『南韓』
他們是怎樣看待敵國的計倆
也難怪台灣在國際社會裡一直會被人瞧不起
看看在『歌舞展演場』裡散場的陣仗
我光是要擠進會場裡拍照就有多困難
更惶論在會場裡那讓人感覺快窒息的空氣
還有那連站都沒有的擁擠空間
歌舞散場不會讓人覺得婉惜
反而有一種解脫的舒壓感
就像是這家『舒壓莎鄒族農特產』一樣
綠色蔬菜總會讓人覺得身心舒暢
受不了那烏煙瘴氣的空氣
我趕緊衝出外面呼吸新鮮的空氣
想拍一拍地標石碑證明到此一遊是大家的願望
但很多人拍完就站在地標石碑前研究起相片來
說真的!
他們就不能讓到旁邊去然後換人拍嗎?
這種現象是我從始至今最憎恨的事
最後我選擇不拍了
趁這個時候自個兒到園區後面走走散散心
最起碼眼不見為淨
出外旅遊不就是為了要讓身心感覺愉悅嗎?
別把心情搞得像是快要爆炸一樣的不爽
這是Pachys『黃蝦花』
在希臘詞當中表示厚『耳朵』
這所謂的耳朵所解釋的意為花本身的『苞片』
白色的唇形花神似蝦
同時又具有金黃色的苞片因此稱為『黃蝦花』
很多人都以為鮮黃色的地方是花瓣
其實它真正的花瓣是白色的那部份
由下而上生長的白色唇形花看起來像蝦螯那才是它真正的花
這是擁有熱帶風情的垂蕉花『金鳥赫蕉』
『赫蕉』是植物分類上被歸類在『赫蕉科』裡的一群植物
這群植物曾經被歸類在芭蕉科或旅人蕉科中
後來才獨立成科
底下只包含『赫蕉屬』一個屬
『金鳥赫蕉』也被稱為『倒垂赫蕉』
原產地在南美洲秘魯與厄瓜多境內的亞馬遜河流域當中
可以長到超過20英呎(約6公尺)
喜歡森林底層陽光比較充足的區域全年都可以開花
來到園區後方是『達娜依谷吊橋』
『達娜伊谷』鄒族語意為『忘記憂愁的地方』
園區成立於民國84年
擁有珍貴的高山鲴魚生態及獨特的阿里山鄒族文化特色
是全台最具代表性的高山鲴魚保護區
『達娜伊谷』的景色優美與周邊山區形成了一股淡雅幽靜的氣息
『山美社區』更獲得省農林廳的青睞
被選定為『富麗農村』的規劃區
帶動了『山美』的農業產業發展
為『山美』帶來了更多的額外經濟效益
提升社區整體營造成績成為遊客觀光的好去處
如果厭倦了忙碌的城市生活
可以來到充滿自然味道的『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園區』
吸收一下森林所散發出來的新鮮空氣
有助於消除堆積下來的壓力
『達娜伊谷吊橋』位於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內
曾文溪與達娜伊谷溪匯流處
是一座單塔懸索式吊橋
橋長有228公尺
橋面兩側栽植石斛蘭
吊橋中段設有賞景座椅提供遊客休息賞景用
欣賞橋下壯麗河谷地形景致讓人嘆為觀止
這真是一個很貼心的設計
『達娜伊谷吊橋』聳立橫跨在達娜伊谷溪上
主橋設計巍峨壯觀
吊橋一端是高30公尺的橋塔
另一端是仿鄒族家屋的涼亭
橋下規劃有高身鲴魚賞魚區
每年10月時還固定舉辦『寶島鲴魚節』
除可觀賞復育成功的鲴魚外
並且成為『山美村』的年度大節日
達娜伊谷溪長18公里
海拔500公尺位於曾文溪上游
風景秀麗、氣候宜人
溪中巨石嶙嶙、清水潺潺
所以常成為外地人電魚毒魚的地方
『達娜伊谷溪』是山美村鄒族人世代賴以為生的資源
但卻遭到人為破壞
山美居民不忍心見到家鄉失色
於是自發性地成立巡守隊維護達娜伊谷溪生態
完全遵循古老的河川管理規範
在七年封溪保育的努力下魚苗重現、溪蝦成群
在部落的歷史發展軌跡上
河川不僅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穿梭山野的急流險潭也形成部落的絕佳屏障
相對的鄒族人一向也以永續利用的態度
擷取河川生態資源
保育計畫從1985年展開一連串的協商和籌畫
1989年正式成立『保育巡守隊」
並組成『河川保護委員會』由村民自動自發巡邏河川
防範電魚、毒魚並加強河川污染防治工作
經過數年的努力
達娜伊谷溪恢復清澈
魚群清晰可見
溪中自然生態也因此恢復生機
1992年『山美村』獲得農委會自然生態保育楷模獎
1994年7月再成立『山美社區發展協會』
希望以社區型態來經營該村的觀光事業帶動產業發展
1995年1月開放『達娜伊谷溪自然生態公園』
更因為生態保育成功帶動農業產業發展
2002年時『山美部落』因達娜伊谷溪保育之成功獲得總統文化獎
如今『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園區』
已然成為阿里山區一處新興的旅遊點
也再現昔日阿里山達娜伊谷風采
鲴魚俗稱『苦花』
這個在台灣山地溪流頗負盛名的淡水魚類
在平地就鮮有人知了
由於肉質鮮嫩產量有限已被饕客視為『山珍海味』
另一方面鲴魚具有強勁的拉力
因此溪釣者更是趨之若鶩
近年來台灣河川普遍受到嚴重污染
加之山產海鮮店林立溪釣者大量湧入
以及毒魚、電魚猖獗
鲴魚因此受到濫捕而使得天然產量日益枯竭
無法供應市場需求而導致價格上揚
苦花魚體為銀白色、背部為蒼黑色
魚鱗為軟性膠質再加上流線的體型和有力的尾鰭
在險惡的地形與激流裡活躍自如
使得他有激流的勇者的封號
通常一年生魚體約10~12公分其後越長越慢
五年魚可生長至三十公分左右
而根據文獻記載苦花最大可達六十公分
魚體上的保護黏液是其它魚種的兩倍以上
在石頭上啃食矽藻時身體會側身翻轉
在水中呈現閃爍的亮光亦有水中的螢火蟲之稱
原住民視為珍品只有長老可食用故又名為『長老魚』
說到魚…肚子就餓了起來
走完『達娜依谷吊橋』後已是中午12點15分
回到展演場前的『阿貴餐廳』
準備給它大快朵頤一番
可惜大烤爐裡鹽烤的是吳郭魚而並非是鲴魚
我點了烤山竹雞一隻100元
烤放山豬肉小盤的一份100元
什錦炒麵一份60元
味丹柳橙汁一瓶40元
全部共300元就吃得津津有味
達娜依谷自然生態園區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3鄰51號(山美社區發展協會)
洽詢電話 05-2586994、05-2586621 開放時間:上午8點至下午5點
【交通資訊】:
1.南二高:下中埔交流道→接台18號省道,即阿里山公路上山→至龍美往山美村,約一小時即可到達。
2.中山高:下嘉義交流道→159縣道至嘉義市→延台18號省道(世賢路、吳鳳南路)接阿里山公路上山→至龍美(約36公里處)右轉往山美村,約一小時即可到達。
《延伸閱讀》
監獄風雲2之『嘉義市獄政博物館』─禁閉在罪惡枷鎖下的囚民悲歌
嘉義竹崎─阿里山18號愛情絲路『一路有你』見證愛情的浪漫場景
嘉義番路鄉─18號愛情絲路上的『觸口遊客中心』與『阿里山逐鹿部落』
嘉義─天下嘉農KANO『一球入魂』近籐教練日式宿舍『檜意森活區』
空山不見人,但聞鳥語聲,返景入深林,復見蝙蝠群─嘉義瑞里八景千年蝙蝠洞
山中台階生苔蘚,岩壁曾是古人緬,如今一樣是景點,屹立不搖千萬年─嘉義瑞里燕子崖
古道、竹林、飛瀑,輕功追逐的舞林傳奇就在─嘉義瑞太遊客服務中心
傲視群山,美景天成,日出、雲海、夕照風光,盡收眼底─嘉義梅山碧湖山觀光茶園
擁有自然生態、露營、親水等主題,及五星級精采日夜表演秀的農場--嘉義農場生態渡假玩國
2010 阿里山櫻花季於3月15日正式登場,賞櫻的民眾最好要把握時機
圓形環場燈海,融和本土、傳統、科技及國際設計的--2007台灣燈會於嘉義縣太保市舉行
當天牛遇上蝸牛,觸碰了這美麗的色彩,一筆一筆刻劃出最美麗的夢想,於是嘉義中埔綠盈牧場的童話開始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