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3月16日因有事要到嘉義梅山崎頂一趟,所以早上10點在梅山崎頂把事情辦妥後,就利用剩餘時間走一趟嘉義頂石棹,想在『阿里山櫻花季』盛開的季節,也來記錄嘉義頂石棹的櫻花之美
在梅山崎頂重新上國三高速公路,在嘉義下『中埔交流道』,然後開始走18號省道,一路來到了阿里山公路『逐鹿社區』,昔日18號省道兩旁種植了許多櫻花,但如今只剩下新種植的雜木林,雖然不見昔日的櫻花景況,但倒是多了許多建築,為因應阿里山公路遇豪雨時見崩塌,也為廣大的陸客所需,交通部觀光局在民國90年建立了一處『大阿里山旅遊資訊站』
交通部觀光局為因應日漸成熟之旅遊風潮,與國內旅遊市場的廣大需求,基於帶動大阿里山地區的觀光發展,及資源保育需要成立『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專責執行觀光事業規劃建設與經營管理工作,俾以服務大阿里山地區之遊客人潮,並希望能藉由遊憩品質提升,協助地方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
這所嘉義『觸口遊客暨行政中心』,是屬於『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所有,地址:嘉義縣番路鄉觸口村車埕51號,電話:886-5-2593900。開放參觀時間:08:30 - 17:00
既然現在有了這所遊客中心,那就先進來參觀看看,這是一樓的迎賓花門,由於農曆新年剛過不久,所以迎賓花門以各種顏色的櫻花,代表『阿里山櫻花季節』的開始,並點綴迎春花及紅色鞭炮,代表喜氣洋洋的歡樂氣氛
一樓大廳賣的是一些文創商品,及阿里山區所產的茶葉與木製茶壺,而且望眼所及,都是準備上阿里山遊玩的陸客,或是剛從阿里山遊畢的陸客在此地歇息,資訊站卻宛如旅途的購物場所
當然陸客來到這裡免不了要拍照,在遊客中心後方設置了一台昔日阿里山鐵路,運柴功成身退的柴油機車頭,及重要的阿里山石頭指標和鐵枝路,象徵阿里山高山的壯闊之美
走上遊客中心的二樓,門口這株櫻花的地面落葉及花瓣,會隨著人走過所帶動的微風,而輕掃地面落葉及花瓣使之移動,電子影像的逼真很是有趣,很多人來到這裡都會玩『輕風掃落葉』的遊戲
『觸口遊客暨行政中心』緊鄰台18線公路,土地屬台糖公司牛埔農場所有,地勢平坦、區位適中,適宜作為入口遊客服務及交通轉運中心。經交通部觀光局多次現勘評估後,於91年向台糖公司以協議價購方式取得用地,隨及規劃辦理開發申請,歷經11年於102年2月完成主體建築
『觸口遊客暨行政中心』委由廖偉立建築師整體擘劃,以保持自然土地及順應原始地形山貌為興建目標,利用『地景交織』、『漂浮』與『動線穿梭』等設計手法,企圖打造出一棟自然和諧的地景建築
牆壁上的一幅阿里山日出,及祝山上的雲海,優美的林相與櫻花林,還有穿梭在山川間的阿里山蒸汽火車,這才是許多人及陸客夢寐以求的阿里山仙境
阿里山18號公路如今十年過去,公路沿線的所有電線都已地下化,天際線顯得特別清朗;夏天午後降下的地形雨,更讓空氣中充滿了清新的青草味,鄒族青年則在高山上高聲唱著情歌,歌聲響亮在山巒起伏間
鄒族勇士在祖靈的庇護下游獵於山林,各類鳥兒、蝴蝶和不可數的爬蟲類讓這裡生氣更盎然,大草原低飛迴繞的白鷺鷥,更像是揮舞雙膀迎接遊客的到來。這裡就是觸口行政暨遊客中心,台18線上令人驚豔的新明珠
在逛完了『觸口遊客暨行政中心』之後,走向停車場的另一端就是『逐鹿部落』,2009年8月一場八八風災之後山林變色,鄒族原本賴以居住生活的地方一夕之間化為烏有,所幸在嘉義縣政府與紅十字會合作之下,協助八個部落的受災居民下山安居,並在此地興建原住民永久屋,提供一處可供族人容身的所在,取名為『逐鹿社區』
『逐鹿』鄒語名為『veoveoana』,意旨梅花鹿的獵場,相傳從前的鄒族人打獵的時候,會追逐梅花鹿來到這裡進行圍獵的地方,但八八風災之後,賴以居住生活的地方一夕之間化為烏有,為使遷居的原住民落腳『逐鹿社區』後,能就業與傳承文化,嘉義縣政府在此設置『阿里山文化觀光藝術館』
期使遠離部落的原住民能在此延續發展,未來阿里山鄒族『逐鹿部落』除了成為兼具鄒族舞樂、文化展示及市集展售等綜合遊憩場外,亦成為阿里山八部落的統一旅遊窗口,也在上、下午各提供一場鄒族歌舞表演,有趣熱鬧又好玩,歡迎大家假日多來逛逛
我來到這裡雖不見有表演,但演藝廳裡可以看見幾名鄒族青年,鄭在賣力的練習各項傳統舞蹈,期能在遊客面前一展鄒族青年的活力
目前已有一個由獵人和農夫所組成的市集『優格哇獅假日市集』,鄒語:意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市集中展售許多鄒族原住民朋友的工藝、農特產、風味餐飲
首先的迎賓歌舞有『天神的領地』,由鄒族長老率領族人建造的仿庫巴建築物『庫巴』,鄒語名為kuba,族人心目中的神聖之地,維繫著族人的文化精神和信仰。傳統庫巴女生是禁止進入的,在這裡的庫巴更接近涼亭(hufu),每人都可自由參觀。在這神聖的地方,讓族人以最古老的方式來迎接遠道而來的朋友
接下來的舞蹈表演有『子民與神話』,舞樂是族人的傳統、是生活也是寄託,藉由歌舞感受族人的靈魂,見證鄒族的文化歷史,逐鹿人用舞樂演出鄒族的生命力,也用舞樂溫暖每一到訪者的心,來『逐鹿部落』絕不容錯過這場視覺與聽覺的享受
看完表演接下來是一場『天神的子民』社區導覽,一場莫拉克風災讓嘉義縣阿里山鄉的族人無家可歸,為了讓族人有一個永久安身立命的地方,特別在嘉義縣番路鄉的這個地方建立了一個永久基地『逐鹿社區』,讓逐鹿部落的導覽人員帶領大家一同探訪永久屋,聽聽各家戶所擁有的故事,一窺鄒族原住民的神秘面紗
歌舞展演時間:每周三至周日。上午10:00、下午15:00。票價:100元/人。(50元可折抵消費)。假日市集時間:每週六日 9:00-17:00。還有工藝與物產DIY體驗,費用每人250元~350元不等,DIY體驗行程費用含(體驗原民DIY活動,愛玉、山豬彩繪、喝茶體驗三擇一)、鄒式風味餐食。可客製行程,詳細內容可洽服務人員
逛完『逐鹿社區』後走回停車場,在『觸口遊客暨行政中心』對面有一條『18號愛情絲路』,鏤空窗戶中有中國風的剪紙圖案雙囍造景,雙囍字又鑲嵌在有如女兒出嫁時頭頂上的『米篩』,一切都顯的很有喜氣
用心型做成的序列拱門,千里迢迢來到阿里山,希望愛情的路上『一路有你』陪伴,而且永遠是在浪跡天涯過後,心中最深的眷戀仍是有你的地方,也因為有了你,出現在我的漫長人生中,使我的生活變得多采多姿,而顯得更有意義
觸口遊客暨行政中心 地址:嘉義縣番路鄉觸口村車埕51號
電話:05-2593900 開放參觀時間:08:30 - 17:00 (免費參觀)
交通資訊:南二高下中埔交流道往中埔方向接阿里山公路,位於台18號公路32K處。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嘉義─天下嘉農KANO『一球入魂』近籐教練日式宿舍『檜意森活區』
空山不見人,但聞鳥語聲,返景入深林,復見蝙蝠群─嘉義瑞里八景千年蝙蝠洞
山中台階生苔蘚,岩壁曾是古人緬,如今一樣是景點,屹立不搖千萬年─嘉義瑞里燕子崖
古道、竹林、飛瀑,輕功追逐的舞林傳奇就在─嘉義瑞太遊客服務中心
傲視群山,美景天成,日出、雲海、夕照風光,盡收眼底─嘉義梅山碧湖山觀光茶園
擁有自然生態、露營、親水等主題,及五星級精采日夜表演秀的農場--嘉義農場生態渡假玩國
2010 阿里山櫻花季於3月15日正式登場,賞櫻的民眾最好要把握時機
圓形環場燈海,融和本土、傳統、科技及國際設計的--2007台灣燈會於嘉義縣太保市舉行
當天牛遇上蝸牛,觸碰了這美麗的色彩,一筆一筆刻劃出最美麗的夢想,於是嘉義中埔綠盈牧場的童話開始上演了